读书不逢万乘君,垂老愿依千鹤群。
涧底客身和月去,云中仙乐有时闻。
珠悬露树明堪摘,玉长霜田□不耘。
道士若知人世事,笑凭殿槛说朱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填写下阙。
第一句中“奉酬李谨之见怀韵时予客三茅”,是诗人的自述,交代了酬答的对象和酬答的内容,即酬答李谨之见怀之作。而李慎之是诗人的朋友、知己,两人交往颇深,因此诗人称李慎之为“君”。
第二句“读书不逢万乘君,垂老愿依千鹤群。”的意思是:读书没有遇着君主,年老之后希望能像千只鹤一样栖身于山林之中。“不逢”是“未遇”,“君”指帝王,这里指皇帝。
第三句“涧底客身和月去,云中仙乐有时闻”,意思是:我在山涧里过着隐居的生活,和月光一起离去,时不时能听到仙乐的声音。“涧底”指山涧,这里借指隐居之处。
第四句“珠悬露树明堪摘,玉长霜田□不耘。”意思是:树上挂的明珠晶莹透亮就像挂在树枝上的露珠,玉田上生长的庄稼却因寒冷的天气而难以生长。“□”通“耘”,耘,耕种。
第五句“道士若知人世事,笑凭殿槛说朱云。”意思是:如果道士知道了人间的世事变化,他会笑着登上宫殿台阶,讲述朱云的事。“朱云”指西汉时的朱云,曾上书直谏,被汉武帝以大不敬罪处死。这里用典暗喻自己的遭遇。
【答案】
(1)奉酬李谨之见怀韵时予客三茅。(2)读书未遇君。(3)涧底客身和月去。(4)云中仙乐有时闻。(5)珠悬露树明堪摘。(6)玉长霜田□不耘(7)道士若知人世事,笑凭殿槛说朱云。(8)译文:我不曾遇到君王,如今想像千只白鹤那样生活在清幽的山林里;我在山涧过着隐居的生活,时常听到仙乐悠扬的声音;树上挂着的明珠晶莹透亮就像挂在树枝上的露珠,而那玉田上的生长却因为寒冷的天气而难以生长;如果道士知道了人间的世事变化,他一定会笑呵呵地登上宫殿的台阶,讲述朱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