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金陵观稼游,翠霄深处想琼楼。
纵横未草三千字,缥缈如瞻十二旒。
祇尔丹心驰魏阙,依然白发老沧洲。
翠华不复南巡幸,岁岁空来鸿雁秋。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末明初,时作者丁复侨居金陵。诗人在南台时曾怀念故国,并作了五首《忆昔》诗。柯博士即柯平,苏徵君指徐用检。柯平与丁复同为元末名臣的后裔,丁复有《寄题柯平小轩》一诗。徐用检是元末名臣,丁复有《和徐徵君秋兴》诗云:“天台旧吏今何在,沧海遗民自不群。”可见丁、徐两人曾有交往。丁、徐都是元末明初人,其时江南一带,元政已亡,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丁、徐二人虽身居异域,但不忘故国。他们常以“丹心”比喻忠烈之心。丁复《感事》云:“丹心犹在汉阳云,白日空悬蜀道尘。”(《丁集》卷四)丁复的这些诗作,反映了他忧时伤乱的心情,也表达了他眷恋故国的深情。
首联点出丁、徐二人的籍贯,并交代了他们怀乡的原因。丁、徐二人原都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后来丁复迁居金陵。丁、徐二人都曾任过中书令等职,官至显荣高位。他们都曾长期生活在南京,对金陵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怀念故乡,是因为故乡的山水风光使他们难以忘怀,故乡的人事让他们牵肠挂肚。
颔联回忆故地的风光。金陵城高耸入云端,城中的宫殿楼阁,如在霄汉之中。丁、徐二人曾在金陵任职,因而对金陵的山水风物十分熟悉。“翠霄深处想琼楼”,是说站在高处远望金陵,只见那层层叠叠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是仙山琼楼。“纵横未草三千字”,是说当年丁、徐二人曾在这里起草公文。丁、徐二人都是文才出众的人,因而他们的文笔敏捷,工作效率高。“缥缈如瞻十二旒”,是说当年金陵宫中悬挂着众多的珠宝珠帘。珠帘在日光下闪烁,如同天上的星辰,使人眼花缭乱。这两句既写出了当年的繁华景象,又写出了自己当年工作的繁忙情况。
颈联回忆当年在朝廷做官的情形。当年丁、徐二人曾受命担任过朝中要职。他们忠于朝廷,勤勉于职。“祇尔丹心驰魏阙”,是说丁、徐二人虽然已离开朝廷,但他们依然忠诚于朝廷。“仍颜白发老沧洲”,是说他们虽然已经退归乡野,但仍然保持着青春的精神,保持着对国家的热情。这两句既表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也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尾联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当时元朝已灭亡,而明朝刚刚建立,天下尚未安定。丁、徐二人作为曾经担任过朝廷要职的人,对国家的未来十分担忧。“翠华不复南巡幸”,是说元朝皇帝已经不再巡视南方,这也许是因为北方已经平定下来,皇帝没有必要再去南方巡视了。“岁岁空来鸿雁秋”,是说每年秋天,皇帝都会派出使者去南方巡视,但这些使者却只能空手而回,因为他们没有带来任何好消息。这两句既表现了当时的政治局面,也表达了自己的忧国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城的美景以及丁、徐二人昔日在朝中工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