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绛节下林丘,万里银槎上斗牛。
圣代已兴周礼乐,大儒宜法鲁春秋。
上林花雾冥冥湿,太液恩波浩浩流。
清夜梦回高阁远,一蓑烟雨泛渔舟。

注释:

五云绛节:指皇帝所赐的五色旌节。下林丘:降临于山林之间。

万里银槎:乘着银制的神龙舟在天上飞行。银槎,传说中仙人的船。

圣代:圣明时代。已兴:已经兴盛。周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制度。鲁春秋:指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史家左丘明所著《左传》。

上林花雾冥冥湿:皇宫里的上林苑的花雾蒙蒙湿漉漉的。

太液恩波浩浩流:太液池的水波澜浩浩荡荡。

清夜梦回高阁远:深夜里梦回故乡,回到那遥远的高高的阁楼。

一蓑烟雨泛渔舟:穿上蓑衣,冒着烟雨,驾着渔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杜清碧先生的四首诗的评论,诗人对杜清碧先生的诗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首联“五云绛节下林丘,万里银槎上斗牛”。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皇帝的旌节从林间飞过,银槎在星空中穿梭。这里的“五云”和“绛节”都是皇帝的象征,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神圣。而“万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震撼和惊叹。

颔联“圣代已兴周礼乐,大儒宜法鲁春秋”。诗人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兴盛起来了,应该遵循周朝的礼仪制度,同时也要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史学家左丘明的《左传》,以此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这里的“周礼乐”、“鲁春秋”都是古人推崇的经典,诗人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

颈联“上林花雾冥冥湿,太液恩波浩浩流”。“上林花雾冥冥湿”描绘的是皇宫里的景象,那里的花雾弥漫,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太液恩波浩浩流”则描绘了太液池中的水波浩浩荡荡。这里的“上林花雾冥冥湿”和“太液恩波浩浩流”都展现了皇家的壮丽和富丽堂皇。

尾联“清夜梦回高阁远,一蓑烟雨泛渔舟”。“清夜梦回高阁远”描绘的是诗人在一个清冷的夜晚,梦见自己回到了遥远的高高的阁楼。而“一蓑烟雨泛渔舟”则描绘了诗人在渔舟上泛舟的情景。这里的“高阁远”和“渔舟”都带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给人一种宁静和淡泊的感觉。

这首诗整体上以赞美和欣赏为主,通过对杜清碧先生诗歌的解读,展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热爱。同时,通过对画面的描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