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执法仰前人,天禄然藜见后身。
从事衫明韶石晓,参军髯映曲江春。
尧风自足敦殊俗,舜乐时闻感至神。
瘴雨何能侵正士,朵云只著振疲民。
食盐增额终然去,耕野愁眉自此伸。
遗爱郡山犹姓越,归看淮水未惭秦。
松厅御史清霜晓,榆次郎官列宿新。
后日乘骢须北路,新年泛鹢始南津。
舞斑取水辞慈阃,衣绣还乡照比邻。
抚字不妨催课拙,平安即遣报书频。
□官起吏多为酷,县令于民实最亲。
上国舄凫行入觐,中牟童雉会应驯。
故人总喜飞腾上,老客仍甘寂寞滨。
临别酌君浮蚁数,相思何处早鸡晨。
诗句释义及赏析
1.南台执法仰前人,天禄然藜见后身。
注释:
- 南台:古指御史台,位于京城。此处暗喻为官者应效仿古人,公正严明地执行职责。
- 执法:执行法律。
- 前人:历史上的贤明官员。
- 天禄:古代指天子之禄,这里比喻国家的治理。
- 然藜:用藜草制成的枕头,象征清白廉洁。
- 后身:未来之人,暗示自己行为的榜样可以影响后人。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清官的敬仰和自身职责的认识,强调了作为官员要公正无私,为后世树立榜样。
2.从事衫明韶石晓,参军髯映曲江春。
注释:
- 从事:古代官职,此处指地方官或幕僚。
- 韶石:一种美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或才能。
- 参军:古代军官或武官,此处可能指某位将军或高级武官。
- 髯:胡子,这里用来描述人的外貌特征。
- 曲江:地名,可能是指某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用于形容春天的景象。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两位官员的形象,一位穿着明亮如韶石的服饰,另一位则因胡须而显得英俊。这反映了对官员形象的美好寄托和对良好政治风气的期望。
3.尧风自足敦殊俗,舜乐时闻感至神。
注释:
- 尧风:尧帝之风,象征圣明的治国理念。
- 敦殊俗:致力于改变风俗。
- 舜乐:舜帝时期的音乐,象征和谐的社会氛围。
- 至神:极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即通过尧舜时代的治国理念和舜帝时期的音乐,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4.瘴雨何能侵正士,朵云只著振疲民。
注释:
- 瘴雨:热带地区常见的湿热天气,常伴有疾病和死亡。
- 正士:正直的人。
- 朵云:祥云,象征着吉祥和好运。
- 振疲民:帮助疲惫的人民。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官员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守职责的信念,以及希望带来好运和帮助民众的愿望。
5.食盐增额终然去,耕野愁眉自此伸。
注释:
- 食盐增额:税收增加。
- 终然去:最终离去。
- 耕野愁眉:耕作时的忧虑和无奈。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改善民生的呼吁。
6.遗爱郡山犹姓越,归看淮水未惭秦。
注释:
- 遗爱郡山:指留下爱民情怀的郡山。
- 姓越:以越族命名的郡山。
- 淮水:指淮河,古代重要的水道,流经多个省份。
- 惭秦:羞愧于秦国的强大。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留下爱民情怀的郡山的自豪,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发展的感慨。
7.松厅御史清霜晓,榆次郎官列宿新。
注释:
- 松厅御史:指担任监察御史的职位。
- 榆次郎官:指担任榆次县尹的官员。
- 清霜晓:清晨的霜露,象征清新的政治环境。
- 列宿新:指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赏析:
此句描述了新任榆次县尹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开始,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和信心。
8.后日乘骢须北路,新年泛鹢始南津。
注释:
- 后日:将来的日子。
- 乘骢:乘坐青色马匹,象征快速前行。
- 北上:向北行进。
- 新年:新的一年。
- 泛鹢:泛舟于鹢鸟形状的水船。
- 始南津:开始南行。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展望,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9.舞斑取水辞慈阃,衣绣还乡照比邻。
注释:
- 舞斑:舞动的斑纹,象征喜庆和吉祥。
- 慈阃:仁慈的母亲,此处指母亲或妻子。
- 衣绣:身穿锦绣的衣服,代表荣耀和成就。
- 还乡:回到家乡。
- 照比邻:让邻居们羡慕。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10.抚字不妨催课拙,平安即遣报书频。
注释:
- 抚字:抚养教导孩子。
- 催课拙:鼓励教育孩子不要偷懒。
- 平安:身体健康,没有灾祸。
- 报书频:频繁写信回家报平安。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教导,希望他们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并通过频繁通信保持家庭联系。
综合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通过赞美官员的品质和能力,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和家庭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