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必行万里,亦不愿读万卷书。
愿为茅山十日客,山僧坐列群仙图。
大风扬旗出天阙,小峰万马争奔趋。
俄顷波涛忽破碎,木末飞上金毕逋。
青书昼驰坛室静,玉鞭夜击闻传呼。
去年独宿丹井下,天风拂地迎麻姑。
今年许入玉柱洞,谁遣旅食随樯乌。
怀人吊古夜寂寞,寒江落月号猩鼯。
祖龙埋金王气歇,梁宫晋苑沈烟芜。
想见云龙映朝日,山中宰相良非迂。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人生不必行万里,亦不愿读万卷书。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认为人生无需远行万里,也无需苦读万卷书籍。这里的“行万里”和“读万卷书”是对比的表达,意指人生无需走遍世界、经历风霜,也不必沉迷于书本知识中。这种超脱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生活的愿望。
  1. 愿为茅山十日客,山僧坐列群仙图。
  • 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成为某个地方的长期客人,享受那里宁静的生活。他希望能像群仙图中的人物一样,在山中修行,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内心的宁静。这种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生活的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1. 大风扬旗出天阙,小峰万马争奔趋。
  • 描述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大风扬起旗帜,从天而降;小山峰峦上,众多山峰如同骏马奔腾。这种景象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同时也象征着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1. 俄顷波涛忽破碎,木末飞上金毕逋。
  • 描述了突如其来的变故,波涛突然破碎,水花四溅。随后,木末飞上了金光闪闪的云朵(“毕逋”可能是“毕宿”的音译,指金星)。这种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和变化,同时也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预知的挑战和机遇。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的认识和感慨。
  1. 青书昼驰坛室静,玉鞭夜击闻传呼。
  • 描述了白天使用青色的书(“青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竹简或纸张),学习知识和文化;夜晚则敲击玉制的鞭子(“玉鞭”可能指的是玉制的武器或乐器),进行修炼和自我提升。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知识和修养的努力。
  1. 去年独宿丹井下,天风拂地迎麻姑。
  • 回忆去年独自居住在丹井之下的时光,当时天风拂面,仿佛迎接着传说中的仙人麻姑(一种传说中的女仙)。这种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1. 今年许入玉柱洞,谁遣旅食随樯乌。
  • 今年有幸进入玉柱洞(一种道教圣地),但不知是谁派遣了那些随樯乌(一种海鸟,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而来的旅人。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未知命运和人生旅途的感慨和思考。
  1. 怀人吊古夜寂寞,寒江落月号猩鼯。
  • 在夜晚,诗人怀着对人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叹,感到格外寂寞。寒江上,月亮落下,伴随着猩猩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叫声。这种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哀愁和自然之美的共同感受。
  1. 祖龙埋金王气歇,梁宫晋苑沈烟芜。
  • 历史上秦始皇曾埋下黄金以镇守国运,但如今王气已消失,昔日华丽的宫殿也变成了废墟。这里用“祖龙”指秦始皇,“梁宫”泛指过去的华丽宫殿。通过这样的历史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1. 想见云龙映朝日,山中宰相良非迂。
    云雾缭绕的龙在朝阳下显得格外神圣,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山中的宰相——一个理想化的贤能之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隐居山中生活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