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势欲奔,江南游子黯销魂。
阴风怒作波涛险,秋雨忽来天地昏。
下榻可堪尘满席,开怀赖有酒盈尊。
晓晴又上征鞍去,城下新添涨潦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全诗意境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歌的注释内容,结合注解中对诗句的解释,再联系全诗的情境和内容,理解诗意。同时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如“赏析”,要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注意从诗歌的写作背景入手,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鉴赏诗歌。

“过邳州风雨不能渡宿州治”的意思是:路过邳州却遇到风雨不能渡过宿州的治所。

“天下黄河势欲奔”,意思是:天下的大河像要冲决大堤一样奔腾而来。

“江南游子黯销魂”,意思是:身在江南的游子黯然伤神。

“阴风怒作波涛险”,意思是:阴风怒号,波浪翻滚,形势险峻。

“秋雨忽来天地昏”,意思是:秋雨突然来临,天地昏暗。

“下榻可堪尘满席,开怀赖有酒盈尊”,意思是:下榻的地方令人难堪,灰尘满席;心情开朗,因为有美酒相陪。

“晓晴又上征鞍去,城下新添涨潦痕”,意思是:清晨晴朗,又登上鞍马远行,城外新添了泛滥的水灾的痕迹。

【答案】

①诗人由旅途所见,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世,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②诗人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黄河比作一个愤怒的人,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③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秋雨之急骤和天气之阴沉,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④诗人以“下榻”“开怀”“晓晴”等词语,表明自己乐观豁达的性格,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⑤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水患之重,为下文描写战乱之苦作了铺垫。⑥诗人由眼前的水患联想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同情。⑦诗人用“城下新添涨潦”一句,既写眼前之景,又暗示了战乱给当地带来的破坏,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⑧诗人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心。⑨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⑩诗人用“又”字,突出了战事的连绵不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