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风萧飒动江城,独上高楼故国情。
碛里征人三十万,空教弟子学长生。

【注释】

三吴漫游集唐:唐代诗人孟郊的组诗。孟郊(751—814),字东野,武阳(今河北邯郸)人,中唐杰出诗人之一,有“诗囚”之称。一生困顿,屡试不第,曾漫游江淮、齐赵等地。

边风萧飒动江城,独上高楼故国情。

碛里征人三十万,空教弟子学长生。

【赏析】

孟郊是中唐著名诗人,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以苦吟著称,语言质朴凝练,构思缜密,风格沉郁顿挫,多反映民生疾苦,表现了他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这首《夜雨寄北》就是一首表现边塞生活的力作。

首句写自己身在江南水乡,却思念着北方边塞上的将士们。“边风萧飒动江城”,秋风萧瑟,吹过江南水乡的城郭,使这座孤城更显得寂寞冷清,令人伤感。诗人用“边风萧飒”、“江城”、“空”等词来渲染气氛,为下句“独上高楼故国情”蓄势铺垫。

“独上高楼”,是说自己登上这栋高楼,独自凭栏远眺,不禁想起北方的边土和那些征战在外的将士们。“故国情”,即怀念北方故乡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一动作,把读者引向对边塞将士的思念之中。

“碛里征人三十万,空教弟子学长生。”这两句诗,从反面来衬托出边关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对战争的无奈。“三十万”,指的是驻守边关的军队总数,这里泛指戍边士兵。“碛里”,指沙漠边陲地区,也指荒漠地带。“长生”,指求得不死之术或长生不老。“空教弟子学长生”意思是说:白白地让那些士卒去追求长生不死的仙术,而没有实际意义啊!

这首诗是作者在夜雨中写给朋友李益的信中的一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北方戍边将士的关心和对战争的忧虑。

整首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充满了浓郁的边塞气息,同时也透露出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