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东佳气郁巃嵷,捉鼻馨名久识公。
结发蚤看翔艺苑,濡毫频见属诗筒。
弃书忽学万人敌,秉钺尤夸一世雄。
拔距三千堪敌忾,歌钟二八陋和戎。
长驱誓捣燕幽北,大纛旋移浦汭东。
重巩河山襄帝力,时垂竹帛励臣忠。
东南半壁腾王气,杞梓全材恃将功。
鹅鸭几惊消玉垒,熊罴屡奋壮金墉。
玺书褒锡恩原厚,节钺招绥德愈隆。
群策更能延俊彦,众讴先已遍旄童。
深仁共颂绵瓜瓞,伟绩还期勒华嵩。

【注释】

越东佳气郁巃嵷,捉鼻馨名久识公。越:指浙江省绍兴市。东佳气:这里比喻张叔元镇帅的名声如东山之佳气,有才华。抓鼻馨名:形容张叔元镇帅的名声好到让人忍不住要抓鼻子闻香味。久识公:长时间了解张叔元镇帅。

结发蚤看翔艺苑,濡毫频见属诗筒。早:很早。翔艺苑:在洛阳的太学。濡毫:沾着笔。属诗筒:给张叔元写了很多诗。

弃书忽学万人敌,秉钺尤夸一世雄。弃书:抛弃书本。万人敌:指能战胜很多人的军队。秉钺:拿着斧头。尤夸:特别夸耀。

拔距三千堪敌忾,歌钟二八陋和戎。拔距:拔出长矛。和戎:和外国兵打仗。

长驱誓捣燕幽北,大纛旋移浦汭东。长驱:长途行军。誓:发誓。燕幽北:燕国的北境,指北方。

重巩河山襄帝力,时垂竹帛励臣忠。重:重视。巩:巩固。襄:帮助。垂:挂。竹帛:指史册,用竹简和丝帛书写的历史。

东南半壁腾王气,杞梓全材恃将功。东南:指南方。半壁:一半的国土。王气:帝王之气。杞梓全材:用杞木和梓木制作的材料。恃将功:依靠将领的功绩。

鹅鸭几惊消玉垒,熊罴屡奋壮金墉。鹅鸭:指代南方的水禽。玉垒:玉垒山,地名。熊罴:猛兽。屡奋:多次奋力。金墉:金城,指坚固的城墙。

玺书褒锡恩原厚,节钺招绥德愈隆。玺书: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节钺:古代用斧子、剑等指挥军队的兵器。招绥:招抚安抚。

群策更能延俊彦,众讴先已遍旄童。群策:众人的意见。俊彦:才能出众的人。旌童:旗手童子,指士兵。

深仁共颂绵瓜瓞,伟绩还期勒华嵩。深仁:深厚的仁爱。绵瓜瓞:连绵不断的瓜藤,比喻恩泽绵延不绝。伟绩:伟大的业绩。期:期待。勒:刻。华嵩:华山,指高峻的地方,象征崇高的地位。

【赏析】

此篇是作者为张叔元镇帅写的赠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张叔元镇帅的赞美与期望。

首联:“越东佳气郁巃嵷,捉鼻馨名久识公。”越东佳气:这里比喻张叔元镇帅的名声如东山之佳气,有才华。捉鼻馨名:形容张叔元镇帅的名声好到让人忍不住要抓鼻子闻香味。久识公:长时间了解张叔元镇帅。

次联:“结发蚤看翔艺苑,濡毫频见属诗筒。”“结发”指的是成年男子的成年礼,“蚤”是早早的意思,“翔艺苑”在洛阳的太学。“濡毫”沾着笔,“属诗筒”给张叔元写了很多诗。

第三联:“弃书忽学万人敌,秉钺尤夸一世雄。”“弃书”抛弃书本,“万人敌”指能战胜很多人的军队,“秉钺”持刀斧,即持权,“尤夸”特别夸耀。

第四联:“拔距三千堪敌忾,歌钟二八陋和戎。”拔距:拔出长矛,“敌忾”指共同对抗敌人,“歌钟二八”指音乐声,“和戎”和少数民族打仗。

第五联:“长驱誓捣燕幽北,大纛旋移浦汭东。”“长驱”指长途行军,“誓捣燕幽北”发誓攻打燕国北部边境,“大纛”指大旗,“旋移”迅速移动,“浦汭东”浦水流入的大江,指吴地。

第六联:“重巩河山襄帝力,时垂竹帛励臣忠。”重巩:重视,“河山”指国家领土,“襄帝力”帮助帝王,“垂”挂,“竹帛”指史书典籍,“励”激励,“臣忠”指忠诚臣子。

第七联:“东南半壁腾王气,杞梓全材恃将功。”“东南”指南方,“半壁”指国土的一半,“王气”指帝王的气象,“杞梓全材”用杞木和梓木制作的材料,“恃将功”依靠将领的功绩。

第八联:“鹅鸭几惊消玉垒,熊罴屡奋壮金墉。”“鹅鸭”指代南方的水禽,“玉垒”玉垒山,地名,“熊罴”猛兽,“屡奋”多次奋力。

第九联:“玺书褒锡恩原厚,节钺招绥德愈隆。”玺书: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褒锡”褒奖赐予,“节钺”指用斧子、剑等指挥军队的兵器,“招绥”招抚安抚,“德愈隆”恩德更加高尚。

第十联:“群策更能延俊彦,众讴先已遍旄童。”“群策”众人的意见,“俊彦”才智出众的人,“旌童”旗手童子,指士兵,“讴”歌颂,“遍”遍及;“旄童”指儿童,“旄”通“毛”,指马尾上绑的彩饰,此处泛指儿童。

第十一联:“深仁共颂绵瓜瓞,伟绩还期勒华嵩。”“深仁”深厚的仁爱,“绵瓜瓞”连绵不断的瓜藤,比喻恩泽绵延不绝,“伟绩”伟大的业绩,“还期”期待,“勒华嵩”在华山之上刻碑纪念,象征崇高的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