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去江西一福星,维扬无地著先声。
数千百里人相贺,二十四桥风便清。
只为外台要精采,更烦辣手大支撑。
劝君放缓骑骢马,怕有人来境上争。
【注释】按察:监察。王佥事:指王守仁,当时任江西布政使参议(即按察司副使)。
夺去江西一福星:江西的福星,即南昌,被王守仁取代了。
维扬无地著先声:扬州没有地方可以显示他的威名和政绩。
数千百里人相贺:几千里外的人们都来庆贺他。
二十四桥风便清:形容王守仁在扬州时的好名声。
只为外台要精采:因为外台需要精彩的政绩。
更烦辣手大支撑:需要你用强硬的手段来支持他。
怕有人来境上争:担心有人到扬州来争夺他的声誉。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送别友人王守仁出京赴任后写的一首七绝。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书法家和教育家,因反对宦官刘瑾而得罪皇帝,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长。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召他进京,授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不久因病回家。世宗即位后,又召他回朝任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知庐陵县事。正德七年(1512),以左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镇压农民起义。在广东平叛时,曾派人向朝廷告捷,并献“平定瑶贼策”。八年五月,在巡视南赣途中,遇伏兵被俘,不屈而死。王守仁一生,以“致良知”为教,主张“格物致知”,强调“知行合一”,其学说与朱熹的理学相对立,对后世影响极大。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友人王守仁的事迹,表现了对他仕途顺利的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