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道将何言说,正宗著甚谈论。摇唇调吻早差分。背了诸仙心印。
似此难为举向,不辞略与开陈。头头物物露全身。言下要君承认。
玉炉三涧雪双泯
玉炉,形容清雅洁净的炉子;三涧:指三个山谷。雪双泯,即“消融”的意思,指山中的冰雪融化后汇入江河。
祖道将何言说,正宗著甚谈论。摇唇调吻早差分。背了诸仙心印。
这是说,在修道的人面前,不必多说什么,只需用心体会即可。这里说的“心印”,是修行者悟道的一种境界。
似此难为举向,不辞略与开陈。头头物物露全身。言下要君承认。
这是说,对于修道者来说,有些东西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因此不必多说。但修道者需要明白这些道理,并在自己的修行中体现出来。这里说的“头头物物”,是指修道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露全身”是指通过这些现象和事物的显现,展现出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言下要君承认”是说,修道者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领悟佛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通过对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感悟的描述,表达了禅宗对修行的看法和态度。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反思。
诗的前两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这里的“玉炉”、“三涧”、“雪双泯”等词语,不仅形象地勾勒出了山间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在这里,“玉炉”象征着清净的心灵,“三涧”代表了修行的艰难曲折,而“雪双泯”则寓意着修行者在经历重重困苦后,最终实现了心灵的升华。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修行者的议论。“祖道将何言说,正宗著甚谈论”一句,揭示了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无需过多的言语和理论指导,只需用心去体悟、去实践即可。这里的“祖道”指的是修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正宗”则是指正统的修行之道。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强调了修行的直接性和实践性。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摇唇调吻早差分”一句,描绘了修行者在静坐冥想时,嘴唇微动、舌头轻颤的动作。这种动作是修行者内心平静、专注的表现,也是修行者与外界隔绝、进入禅定状态的标志。“背了诸仙心印”则是指修行者已经领悟到了修行的真谛,不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这里的“诸仙”泛指修行者们,他们的心印则是修行的经验和智慧。
诗人再次强调了修行的过程和结果。“似此难为举向,不辞略与开陈”一句,意味着修行者在修行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逐渐展现出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这里的“举向”指的是展示、展现的意思,“开陈”则是指展开、阐述。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鼓励修行者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头头物物露全身”是指通过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细节,修行者能够全面地展现自己的精神境界。而“言下要君承认”则是说,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领悟佛法的智慧。这里的“承认”不仅仅是对事实的接受,更是一种内心的认同和肯定。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修行的艰辛和修行者的精神风貌。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对于修道者还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修行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去感悟。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修行的意义和方法,才能够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