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岂分贵贱,人人个个圆成。休教方寸万缘生。念念常归清静。
达了这番消息,不须屈体劳形。灵台皎洁胜冰轮。照破无明种性。
【注释】
大道:佛教语,指佛家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之道。三涧:即三清。
平州菩萨堂:在今河北省平山县南。刘僧:名不详。诗题一作《赠平州菩萨堂》。
达了这番消息:意谓悟得佛理,明了一切。不须屈体劳形:不必委屈自己,劳形伤神。灵台:心地。冰轮:月亮。照破无明种性:照亮众生的迷暗之性。
【赏析】
此为酬答诗。作者以佛家禅宗思想,劝人修道悟禅,不要被世俗名利所累,要时时回归到清净寂灭之境。全诗意境高远,情致闲适,风格清新自然。
首句“大道岂分贵贱”,点明题旨。大道,佛家称一切法的法则和道路;贵贱,指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的不同。作者认为佛家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之道,不分贵贱高低,人人皆可得到。“大道”一词,是佛家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既指宇宙间万物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岂分贵贱”,即表示不论贫富、高低、贵贱,都应平等地去寻求、体验、实践佛家的“大道”。
次句“人人个个圆成”,承上启下,进一步阐明佛家主张的平等观念。圆成:圆满成就。人人都能圆满成就“大道”的理想。“人人个个”,即人人、个个都。圆成,圆满完成。“圆成”在这里指达到佛家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
三、四两句,由“人人个个”再联系到“方寸万缘”,指出人们之所以不能圆满成就“大道”,是因为有种种烦恼妄想在心中缠绕。“方寸”,指人的心胸、心田。这里指人的心地。万缘:各种纷杂的因缘。念念常归清静,则表示人们要想圆满成就佛道,必须时时警惕自己不要被纷繁的世事所干扰。
五、六两句,由提醒人们时刻注意自己的心地而转向勉励人们努力修行。达了这番消息,意谓悟得了佛家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道理;不须屈体劳形,则表示不必委屈自己去苦苦修行、劳力奔波。这里所说的“消息”,即道理。
七、八句,又由勉励人们努力修行转而鼓励人们放下执着。灵台,心地。皎洁,光明洁白,比喻心地纯净。胜,超过。冰轮,月亮的别称。无明种性,指没有智慧、不能破除迷惑之心。作者认为,只有把心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使之皎洁如冰轮般晶莹明亮,才能洞察众生的迷暗之性,从而照破它们,使众生觉悟。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酬答诗。诗人面对对方(平州菩萨堂的僧人)的来信或诗函,对其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作了肯定性的回复。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是作者在收到对方信函之后写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针对对方的来信或诗函而言的。但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直接告诉对方,而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因此说,这首诗是一首含蓄蕴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