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
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
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注释:
去思无德政,岂有吏民碑。
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
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应好友自文的赠诗后,抒发自己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去思无德政”,诗人以德政为题,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官员清廉的渴望。他感叹自己已经离开这个充满争斗的环境,无法再享受那些美好的待遇。
接下来“家乏千头橘,官羞七尺蓍”,这句诗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失落。他在家中没有千头橘,而官位上也没有七尺长的木棍。这两句诗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
第三句“樵蹊谈野史,茗榻和僧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樵夫交谈、品茶吟诗的场景,表现了他的闲适生活。这些场景展现了他的文人雅士风范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句“是事山中好,归来始得知”,诗人总结自己的感悟。他认为只有回到山中,才能真正地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这里的“山”象征着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