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神如在,名高志未伸。
文章坡老笔,丰度华阳巾。
恺悌州符屡,旬宣阃画频。
鼎台袖吾手,覆餗彼何人。

诗句释义

  1. 气化神如在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精神或气质的感知,认为它仿佛仍然存在。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内在的、非物质的精神性力量或品质。
  2. 名高志未伸 - 此句表明尽管名声很高(“名高”),但个人的志向或愿望(“志未伸”)还未完全实现或达到期望的状态。
  3. 文章坡老笔 - “文章”通常指代文学、写作等文艺活动,这里用来形容某人文笔老练、经验丰富。“坡老笔”可能特指苏轼的文学才华或写作风格。
  4. 丰度华阳巾 - “丰度”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仪态、风度优雅;“华阳巾”是古代一种头饰,这里用来象征文采飞扬或学识渊博。
  5. 恺悌州符屡 - “恺悌”意味着和乐、愉快,而“州符”是指地方行政官员的委任书,此句描述地方官员多次被委任(“屡”)。
  6. 旬宣阃画频 - “旬宣”可能指的是朝廷的公告或法令,而“阃画”,则是一种军事战略或规划,此句强调频繁的命令或命令的颁布。
  7. 鼎台袖吾手 - “鼎台”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是与政治有关的场所(“鼎”),“袖吾手”意味着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或掌控局势。
  8. 覆餗彼何人 - “覆餗”意为颠覆或失去平衡,“彼何人”询问这样的行为由谁来承担后果或责任。

译文

气化神如在,名高志未伸。
文章似坡翁,风采犹华阳之冠。
政令屡颁于州郡,策略频出于阃疆。
掌权者,袖中藏龙蛇,谁为覆餗之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场景和人物动作,展现了作者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表达。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也展示了他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和批评。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如“政令屡颁于州郡,策略频出于阃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文人的角色定位。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气化神如在”与“名高志未伸”的处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感慨。整体上,诗歌语言精炼且意境深远,是一首反映时代特色和个人情感的理想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