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俱逢掖,寒瓢共碧流。
歙今全似鲁,睦亦盛于邹。
竹屋南溪外,风帆古渡头。
相寻欠相遇,遄复堕音邮。
【注释】
1.次韵谢夏自然:这是一首答诗,谢夏自然是作者的朋友。
2.与子:你。
3.俱逢掖:一起在朝廷做官。
4.寒瓢:指简陋的食器。
5.碧流:清澈的小河。
6.歙今:这里指新安,即今安徽歙县。
7.睦:指桐庐,今浙江桐庐县。
8.睦亦盛于邹:睦里(桐庐)也比邹城(鲁县)富庶繁荣。
9.竹屋:指新安竹溪村。
10.南溪:指南流入钱塘江的溪水。
11.风帆:船帆迎风鼓起的样子,这里形容渡口景色。
12.古渡头:指旧时的渡口,这里泛指渡口。
13.欠相遇:没有及时遇到。
14.遄复堕音邮:迅速回到书信往来中来。音邮,书信往来。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秀美的新安竹溪风景图和友人间深厚的友谊。
首联“与子俱逢掖,寒瓢共碧流”,写两人一同进入朝廷为官,生活清贫简朴。“寒瓢”是陋室中的食器,“碧流”是清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生活状况。“歙今全似鲁,睦亦盛于邹”,用鲁和邹作比喻,写出了新安和桐庐的繁荣景象。
颔联“竹屋南溪外,风帆古渡头”,描绘了新安竹溪的美景。诗人站在渡口远眺前方,竹屋、溪水、古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南溪”指南流入钱塘江的溪水;“古渡头”指旧时的渡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山水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相见不遇的感慨。
颈联“相寻欠相遇,遄复堕音邮”,写诗人因故不能及时回信给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相寻”指思念朋友,“欠相遇”表示未能及时相见;“遄复堕音邮”意为迅速回到书信往来中来。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书信往来的重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尾联“相寻欠相遇,遄复堕音邮”,诗人再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虽然因故未能及时回信,但仍然希望尽快回归书信往来之中。尾联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主旨,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