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闻大道,馀事始为诗。
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
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注释】
通经:指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而懂得治国安民的道理。馀事:指其他事情(诗、书、礼、乐等)。
初或:起初可能。
终须:最后一定。有己知:自己能了解。
深:精深,深刻。
孰谓:谁说。晚成迟:认为学问成就晚。
小袖朱弦手:指弹琴时衣袖轻轻飘动,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滑动。
子期:春秋时晋国的著名琴师俞伯牙,善于弹奏琴曲《高山流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应谢氏之请,以诗作答谢之作。前四句表明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和态度,认为学习儒家经典才能懂得为政之道,而诗歌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馀事”二字表明了对诗歌创作的重视。首联点明全诗主旨。
颔联两句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认识。他认为虽然起初别人可能不赏识,但最终一定会被人所理解。这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而言。“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这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期望,希望他人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诗歌,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大而轻视了诗歌。
颈联两句则是对他人的期待。他希望对方能够像俞伯牙一样,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尾联“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则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他认为即使对方只是一位普通的女子,只要她喜欢诗歌,愿意去欣赏和理解,就不必担心她会错过这样的朋友。这是对他与谢氏友谊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