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逾一纪,补苴又三年。
树倚根株在,花凭种子传。
斡移随变幻,颠倒恣颇偏。
纵不经兵革,谁能保十全。
【注释】
栽培逾一纪:栽种树木已经一年了。
补苴:修补。
斡移:指移植。
颠倒:指花木的枝叶位置。
经:经过,这里指经历过战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园中树木为题,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之中,希望国家安定、百姓安宁的心愿。全诗通过对园中树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期盼。
首句“栽培逾一纪”,点出了种植的时间,也表明了作者对于种植树木的认真态度。次句“补苴又三年”,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植树的过程。通过“补苴”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在种植的过程中,不断修补、加固,以确保树木能够茁壮成长。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他深知,要想让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从基础做起,加强国力的根基。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培养和保护国家的林木资源。
第三句“树倚根株在”,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作者通过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生长情况。由于作者对树木的关心和爱护,使得这些树木得以茁壮成长。
第四句“花凭种子传”,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繁衍的过程。通过“种子”一词,可以看出,树木是通过繁殖后代来繁衍生息的。而这个过程,正是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第五句“斡移随变幻”,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枝干的位置、花朵的颜色等。这些变化,既是自然的恩赐,也是自然的惩罚。然而,无论如何变化,树木始终是树木,它们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
第六句“颠倒恣颇偏”,则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树木的生长状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够准确地把握树木的生长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种能力,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华,也展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最后一句“纵不经兵革,谁能保十全”,则是对全文的总结。虽然国家经历了战乱,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发展,相信终会迎来和平与繁荣的那一天。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他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树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期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