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终痴拙,年衰合老成。
口无谈世事,身不要时名。
偶后诸人死,犹馀几日程。
灰心良已是,拊髀未须惊。

诗句逐句释义

  1. 灰心 - 此字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一种情感状态,即因失望、挫败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灰败或沮丧的心情。
  2. 志大终痴拙 - 这里表达的是一个人虽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但最终由于过于理想化而变得不切实际或笨拙。”痴拙”指的是不实际或缺乏现实感的行为。
  3. 年衰合老成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应该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这里的”衰”是指衰老,而”合老成”则是期望人们能够随着年龄增长而展现出更成熟的特质和行为。
  4. 口无谈世事 - 意指一个人不再关注或谈论世间事务。这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厌倦了世事的纷扰,或者觉得这些事务不值得他费心。
  5. 身不要时名 - 这里强调的是个人品质和德行的重要性,而非外界赋予的名利和地位。”不要”在这里是强调放弃的意思。
  6. 偶后诸人死,犹馀几日程 - 字面意思是说,在他之后还有很多人死去,但他自己还有余生。”余”在这里有剩余、未尽之意。
  7. 灰心良已是 - 已经感到失望至极,甚至有些灰心。
  8. 拊髀未须惊 - 尽管已经感到失望和沮丧,但还是不必过于惊慌或失落。”拊髀”是一种表示无奈或懊悔的动作,而”未须惊”则表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或担忧。

译文

志向宏伟却总是显得笨拙,年岁增长就应当更加稳重。
不再谈论世事,也不追求虚名。
死后还有许多人离去,而我尚且有剩余的时光。
已经感到极度失望,无需因此过于惊慌。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命运及价值观念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的诗作。通过对比“志大终痴拙”与“年衰合老成”来表达出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不同感受;通过“口无谈世事,身不要时名”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的超脱看法。诗中多次运用反衬手法,如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他人之上,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无力感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同时,诗作中的“拊髀未须惊”更是体现了一种从容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