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得终多惧,图全敢叹穷。
懒能争口腹,差觉负儿童。
客久丛咨怨,年衰绝变通。
云台少冯衍,未必尽人雄。
【诗句释义】
- 得:获得。存心书:指《尚书》中的“存心章”。2. 终:最终,最后。3. 惧:担忧。4. 图全:谋求保全自身。5. 敢:竟然、居然,表示程度深。叹穷:感叹贫穷。6. 懒能争口腹:懒得争斗口腹(即饮食)。7. 差觉负儿童:稍微感觉到对不起孩子。8. 客久:客人久留。丛咨怨:聚集在一起诉说埋怨。9. 年衰:年岁已高。10. 绝变通:断绝变通之道。11. 云台: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朝廷。12. 冯衍:人名,此处借指冯唐。13. 未必尽人雄:未必人人都是英雄好汉。
【译文】
我获得《尚书》中的“存心章”来倾诉我的贫困;
最终追求的是保全自己,难道不感到害怕吗?
为了生存,连口腹之欲都懒得争斗;
稍微感觉到对不起孩子,也让人有点愧疚。
客人久留让我抱怨连连,我年事已高无法改变现状;
朝廷中没有冯唐那样的人才,我也未必都是英雄好汉。
【赏析】
诗的首句“得存心书诉贫”,表明诗人得到《尚书·存心篇》一书并以此为依托,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贫困生活。“得”字表明了诗人在困境之中仍然努力寻找希望的心情。“存心书”指的是《尚书·大禹谟》中的“存心章”。古人认为天命有常,人不能违天而行,而“存心”则是指人应当存有善心,行善积德。“诉贫”则是指表达自己的贫困和无奈。第二句“务得终多惧,图全敢叹穷”,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忧虑和恐惧。他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会陷入更深的贫困之中。因此,诗人开始考虑如何能够保全自己,避免再次陷入这种困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担忧。第三句“懒能争口腹,差觉负儿童”,则表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节俭和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他不愿意为了口腹之欲而与他人争斗,同时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生活困难而受到委屈。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第四句“客久丛咨怨,年衰绝变通”,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滞留在他乡的感受和对年岁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的思考。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都会有所衰退,因此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第五句“云台少冯衍,未必尽人雄”,则是诗人对于朝廷中人才匮乏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朝廷中有像冯衍这样的人,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具备英雄般的品质和能力。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和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整首诗以“得存心书诉贫”开头,通过诗人的自述和内心独白,展示了他在贫困生活中的挣扎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