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无客至,独坐一绳床。
霁日千林净,薰风四月凉。
禽鱼完孕育,草木竞芬香。
姓命人难得,何为有战场。
四月九日,天气清和,我听说贼军焚毁了歙南的南边,蔓延了五十多里。
小园没有客人来,我独自坐在绳床上。
雨后的阳光照耀下,树林里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新;四月的熏风使人感到凉爽。
禽鸟鱼虫都完好地孕育着后代,草木争相吐露芬芳香气,真是生机勃勃。
人的命数是难料的,何必去争夺那战场上的胜利呢?
小园无客至,独坐一绳床。
霁日千林净,薰风四月凉。
禽鱼完孕育,草木竞芬香。
姓命人难得,何为有战场。
四月九日,天气清和,我听说贼军焚毁了歙南的南边,蔓延了五十多里。
小园没有客人来,我独自坐在绳床上。
雨后的阳光照耀下,树林里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新;四月的熏风使人感到凉爽。
禽鸟鱼虫都完好地孕育着后代,草木争相吐露芬芳香气,真是生机勃勃。
人的命数是难料的,何必去争夺那战场上的胜利呢?
【解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张雨的《送子由之任黟县》。 “五月旦抵旧隐”: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来到我旧居的地方。端午,即端阳节,又称重午节、龙舟节等。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归驮”:柳树发芽,整理好马鞍,杏儿成熟,卸下行装。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收起船帆,停止在湘江的游览,返回故乡,住在云雾缭绕的房屋中。 “天暑室人瘦,地荒园叟惰”:天气炎热,家中的人消瘦,土地荒芜,园里的老人懒惰。
【注释】 屈:指汉朝时,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因元帝的皇后为卫氏,外戚专权,遂封赵飞燕为皇后。 使:使者。 守:守卫。 乡国:家乡国家。 □□□:用典出自《诗经·魏风·硕鼠》中的“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之句,意谓要离开这个剥削阶级的乐园,到自由快乐的地方去。 比屋:每家每户。 燕雀语:用典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谁谓尔无羊?百尔何求?民卒(仓猝)有御,鸡栖于埘(du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观世音像赞 观见世间,苦痛之心。而往救之,脱彼呻吟。咄,千□□□,□□只眼。曰何以故,以心观心。 译文: 观音菩萨的像,展现了世间的苦难和痛苦。她用慈悲的心去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使他们摆脱痛苦的呻吟。啊,那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只是用她的一只眼睛就能看透一切。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只有用心去观察和体验,才能深刻理解观音菩萨的伟大和慈悲。 注释: - 观世音: 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
诗句原文: 今日都无病,持杯得自如。 空行万里路,枉读一生书。 可奈多魔障,真当弃腐馀。 休官十六载,此计未全疏。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今天都没有生病,可以自由自在地饮酒作乐。 虽然身体康健,却空走万里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无奈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困扰,就像被疾病缠身一样。 曾经为了功名利禄而努力学习,但最终却是徒劳无功。 已经退休十六年了,但心中仍有未尽的计划和愿望。 译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和评析: 1. 诗句解读: - 萧梁宗补阙,弃官为头陀。:萧梁时期的宗补阙选择了放弃官职,成为一位出家人。 - 一篇息心铭,至今犹永歌。:一首关于修行的诗歌,至今仍被传唱,表达了对修行的赞美。 - 不爱紫绶黄金带,不爱雕鞍白玉珂。: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不留恋物质享受。 - 草椽布衲,一筇一蓑。:简朴的生活,用草编织的屋檐和粗布衣物。 -
【注释】:糟姜:用糯米和生姜发酵而成的酒。桕烛:指桕树的果实制成的蜡烛,也称“桕子”。茶:这里特指茶油。瓯:茶具。 【赏析】:此诗为《寒夜》组诗之一。诗人通过描写一个清寒的夜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首句写酒、写茶,都是以物喻情。三盏糟姜酒象征着人生的欢乐时光,一瓯桕烛茶则代表着人生的痛苦与艰辛。第二句中“一盏”一词,更突出了生活的艰难。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誓将全晚节,懒复问脩程”意思是:现在身体都很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可以安心地思考自己的一生了。我要保全自己晚年的清名,不再问及仕途上的事情。 “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的意思是:我担忧的是怕有事情发生,忧虑祸患的到来,所以我收敛心神,进入老成的境界;近来又学习康(王)节
丙申年重阳节前后,作者因今日没有生病而创作了一首诗。诗的内容如下: 今日都无病,黄花酒一觞。 - 今日都无病:今天大家都没有生病,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满足。 - 黄花酒一觞:黄花酒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酿制的酒,这里用来形容酒色如黄菊一般清澈、芬芳。一觞表示酒杯中的酒量,也体现了诗人饮酒的豪迈之情。 登临怜老者,风雨过重阳。 - 登临怜老者:诗人登上高处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将尽,傍出焚歙县之南乡遂焚至昌化 昔日初闻寇,诸人早出师。 焚烧宁太广,收剿已无遗。 斧钺何曾钝,雷霆岂肯迟。 迁延非决策,那得更狐疑。 【注释】 1. 四月初四日:农历四月四日。 2. 绩溪凡十五都:指当时有十五个小地方被贼寇烧掠。 3. 焚将尽:贼寇焚烧的地方即将全部被烧毁。 4. 傍出:靠近。 5. 收剿:招抚、剿灭。 6. 宁太广:哪里的火势过大。 7.
四月初二日出兵,恰满一月百姓未得下城。 久谓兵当解,何知战未休? 属方甜笋蕨,遽已艳葵榴。 骨痛金疮作,心烦火色浮。 满城俱闭户,不但一人愁。 注释: 1. 四月初二日出兵,恰满一月百姓未得下城:四月初二日发起进攻,一个月过去了,百姓仍然没有攻占城池。 2. 久谓兵当解:长期以来以为战争会停止。 3. 何知战未休:怎么能够知道战斗还没有结束呢? 4. 属方甜笋蕨
注释: 1. 二十三日天气绝佳西军还 2. 二十四日东如绩溪 3. 独坐绿阴下,追思秋日春。 4. 眠蚕方放大,早麦欲尝新。 5. 岂意贼生贼,忍闻人食人。 6. 何时兵遂解,纵遣上城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诗中描绘了战争期间的紧张氛围,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诗人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
四月初十日得到《蜂虿茧丝之句》这首诗 深深地担心触犯时事,姑且作一下评价吧。 没有闲暇去防止蜂蜇和蚕虫,但努力织茧丝。 敷衍拖延终究不担忧,平定叛乱哪会无希望? 麦子被赭石染黑了,农民的田地荒废了,家家户户都忍饥挨饿
闻移东兵剿南贼 这句诗的译文是:听说朝廷派遣东边的部队去讨伐南方的敌人。 破贼须先易,行军要出奇。 这句诗的译文是:打败敌人首先要用和平的方式,行军打仗要用出奇制胜的策略。 霆轰当不测,乌合本无知。 这句诗的译文是:雷霆般的攻击让人措手不及,那些乌合之众本来就无知。 夏税催科日,秧田插莳时。 这句诗的译文是:夏天的税收和征收的款项在一天内就要完成,而这个时候正是秧田开始插秧的时候。 扫除如少缓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客谓榴花早而多竹笋少岁旱: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他观察到石榴花开得早但竹笋生长得较少,暗示着干旱的现象。 2. 客忧今岁旱,事已见几微: 诗人忧虑今年可能遭遇干旱,这种状况已经显现出一些迹象。"事已见几微"意味着事态开始显露端倪。 3. 早早榴花密,迟迟竹笋稀: 描述了石榴花提前盛开而竹笋生长缓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