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待稻花看,青苗浸急湍。
万家应恸哭,五月更恒寒。
政尔千仓足,犹云一饭难。
凶灾忽如此,容易便平安。
这首诗描述了五月九日甲子到月望庚午期间,连续不断的大雨使得农田受损,导致农民们生活困苦。诗中通过“眼待稻花看,青苗浸急湍”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万家应恸哭,五月更恒寒”则描绘了农民们因灾害而哀叹的情景;“政尔千仓足,犹云一饭难”则反映了由于灾害导致的贫困问题;最后两句“凶灾忽如此,容易便平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灾难的无奈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注释:
-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这是诗人记录的时间,表示五月九日到十五日这段时间内,天气异常炎热,大雨连绵不断。
- 眼待稻花看,青苗浸急湍:诗人期待看到成熟的稻谷,而此时青苗却被急流冲刷,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之情。
- 万家应恸哭,五月更恒寒:因为这场大雨,农民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农活,所以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辛。诗人用“恸哭”形容农民们的痛苦心情。
- 政尔千仓足,犹云一饭难:即使粮食充足如千仓,也难以满足农民们的需求,因为一顿饭都变得如此困难。这里反映了由于灾害导致的贫困问题。
- 凶灾忽如此,容易便平安:尽管灾难突然降临,但只要能够度过难关,一切都会变得平静。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艰难处境以及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困苦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