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珠在掌握,一失永难寻。
岂不求成道,谁其办苦心。
待时花结果,着力杵磨针。
何幸忘年去,能鸣治世音。

【注释】

①玄珠:指道,道家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在掌握:得到。

②“一失”句:意谓一旦失去,再找也找不到。

③“岂不”句:意谓谁有决心,能办得成这苦心。

④待时:等待时机。结果:开花。

⑤着力:用力。杵(chǔ):舂米或捣衣用的棒槌,引申为劳动。磨针:磨砺针。比喻下功夫研究学问。

⑥何幸:幸运,指遇到贤者。忘年:指不以年龄大小而论。去:离。

⑦鸣:发声。治世:治理国家。音:乐曲,这里指政治上的美好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吕肖卿是诗人在长安时的朋友。吕肖卿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他与诗人志同道合,相互切磋,彼此切磋诗艺,交流心得,所以诗人作这首诗赠给他。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于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认识。

玄珠在掌握,一失永难寻。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道理,即道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真正把握它,却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一旦失去了道,就再也找不到它了。

岂不求成道,谁其办苦心?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要想真正达到成道的境界,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人能轻易地获得这个境界,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达到。

待时花结果,着力杵磨针。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比喻,即像花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结果,就像杵磨针一样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比喻了学习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

何幸忘年去,能鸣治世音。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能听到治理国家的美妙音乐,是多么幸运的事情。这里的“忘年”,可以理解为超越年龄的限制,也可以理解为放下世俗的纷扰,专注于学问和道德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