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堠长亭路,前程已不多。
最欺吾老者,绝奈后生何。
去晚陶弘景,迷凶马伏波。
幸逢黄菌耦,且赋紫芝歌。

七十翁五言十首

岁月如梭,回首往昔,感慨人生之短暂与无常

  1. 七堠长亭路,前程已不多。
  • 诗句描述旅途中所见,长亭路旁,时光飞逝,前方的路途已不再宽广。此句透露出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意境。
  1. 最欺吾老者,绝奈后生何。
  • 此句表达诗人对老年人的同情和无奈,他们虽然年岁已高,却仍被社会忽视。同时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担忧。
  1. 去晚陶弘景,迷凶马伏波。
  • 描述诗人在晚年才有所成就,但已晚矣。陶弘景虽为道教名人,而马伏波则象征了勇猛无畏的精神。此两句共同表达了人生晚成的主题。
  1. 幸逢黄菌耦,且赋紫芝歌。
  • 通过“黄菌耦”与“紫芝歌”,诗人表达了一种庆幸之情。在人生的晚年时期能够遇见如此美好的事物,实属难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乐观。
  1. 岂谓真成老,元来总堕虚。
  • 此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意识到无论年龄如何增长,都难以避免生命的消逝和空虚的存在。
  1. 它乡身似雁,永夜眼如鱼。
  • 描述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生活状态,如同大雁般漂泊无依,又如鱼儿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种孤独和迷茫的情感,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1. 未觉知几早,惟嫌料事疏。
  •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所犯错误的后悔以及对当前生活的不满。他认为自己的失误和疏忽是导致现在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1. 纵无三阁馔,犹有五车书。
  • 尽管生活中缺少美食和舒适的住所,但诗人仍然坚持读书学习。他认为书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他精神食粮的来源。
  1. 父母嗟难报,乾坤荷曲成。
  • 通过“乾坤荷曲成”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自己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成长并取得成功,都是因为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1. 居然生寿相,颇亦窃诗名。
  • 诗人自认为拥有长寿的外貌和才华,这既是对他个人魅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努力和成就的认可。然而,他也明白自己并非天赋异禀之人,而是通过不懈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赏析:
《七十翁五言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作品,其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更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责任的独特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刻的寓意和情感色彩。例如,“七堠长亭路,前程已不多”通过描绘长亭路上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欺吾老者,绝奈后生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年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这些诗句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而完整,每一联都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例如,第一联以“七堠长亭路”为引子,引出了人生无常的主题;第二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个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第三联则通过描写诗人在晚年的成就,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样的结构既符合诗歌的基本规范,又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
这首诗的情感丰富而复杂,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悔恨和对现实的不满。例如,“去晚陶弘景,迷凶马伏波”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年成就的渴望和对于过去遗憾的追忆;“幸逢黄菌耦,且赋紫芝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情感变化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七十翁五言十首》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和欣赏,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