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谋曾不暇,何况子孙谋。
我老宜多病,痴人岂识愁。
管窥天谓小,绳挽日难留。
将骑言何猥,苍茫下白楼。
【注释】:
怪梦十首:指《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飘飘然自娱自乐,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醒着,这是庄周在梦中的“幻化”之境。
我老宜多病:我年老时应当多病。
痴人岂识愁:痴呆的人怎么能懂得忧愁?
管窥天谓小:用一根竹管去窥看天,认为它很小。形容对事物的认识很浅薄。
绳挽日难留:用绳索去拉日,想留住日月,是不可能的。比喻徒劳无益。
将骑言何猥:骑着马说话显得很轻浮。
苍茫下白楼:在苍茫的天空下,下了白色的楼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之作。从字面上看,诗中所写的都是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诗人却以寓言的形式,借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反映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沉的思考与独到的见解。
第一联“身谋曾不暇,何况子孙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事业的回顾和评价。他曾经忙于为官,而到了晚年,连为子孙谋划也无暇顾及了。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深深的感慨。诗人在感叹自己一生的忙碌之余,也不禁陷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之中。他想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又将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呢?这些问题引发了诗人的深思。
第二联“我老宜多病,痴人岂识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悲哀。他认为自己已经到了晚年,应该多病缠身;而那些无知的痴呆之人,又怎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忧愁呢?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经历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第三联“管窥天谓小,绳挽日难留。”则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他以一根竹管去窥看天空,认为它很小;而试图用绳索去拉太阳,想要留住它,却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解释,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和改变什么。
第四联“将骑言何猥,苍茫下白楼。”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境遇的描述和感慨。他骑着马在路上行走,看着周围的景色,感叹着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最后,他又回到了那座白楼之下,静静地看着远方的风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虽然只是诗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和感受,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通过对这些琐事的描述和表达,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