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将拙补,命辄与仇谋。
尚有江湖债,终无世俗愁。
已衰犹未死,欲去又还留。
万事鹅儿酒,诸公燕子楼。

【注释】

怪梦:指奇异不常的梦境。

勤能将拙补:勤奋可以弥补笨拙。

命辄与仇谋:命运往往和仇敌同谋。

江湖债:江湖之债,泛指人间债务。

世俗愁:指人世间忧愁烦恼。

已衰犹未死:自己已衰老却还未死去。

欲去又还留:想离开这里又依依不舍地留下了。

万事鹅儿酒:指用各种鹅酒调和而成的美酒。

诸公:指友人。燕子楼:《晋书·王献之传》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在镇江时,曾梦见楼上飞来一只燕,他取笔写“山阴道士有期哉”,后来果然死了。后人遂以“燕子楼”为悼亡之所。

【赏析】

《怪梦十首》,诗题之下还有小序:“元丰二年(1079)正月五日,予自江陵还京师,至建昌(今江西永修)驿馆,夜半,见一客冠黄帽,衣黄袍,乘白马,自西阶上堂中,拜仆夫曰:‘我王献之也,吾将入都,此梦也。’言毕,不见。予疑非人,乃作此诗。”这首诗是王献之梦中所见。王献之一生坎坷,屡遭挫折,但他始终矢志不移,坚持操守。他一生好学,酷爱书法,对艺术孜孜追求,因而成就非凡。然而他性格刚直,不肯随波逐流,因此屡遭贬斥,仕途艰难。此诗正是作者在梦中对现实境遇的一种感慨。

前四句为第一联,诗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把梦中所见比作现实中所遇,形象生动、鲜明。首句“怪梦”二字,总领全篇,以下四句皆由此生发,描写自己的遭遇。

后四句为第二联,从“命辄与仇谋”一句可以看出,王献之的命运并不顺利,多次遭受打击。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而是乐观地看待这一切,认为这些挫折都是上天对他的恩赐,使他能够更好地磨炼自己的意志。最后两句“终无世俗愁”更是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为第三联,诗人通过饮酒、赏景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郁。而“诸公”一词则是对友人的呼唤和问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对比,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