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嗟麟笔,离骚叹凤弦。
猗那谁与敌,羌蹇尚堪传。
步仰曹刘独,名歆李杜专。
无时吾不梦,携酒访斜川。

【注释】

“嗟麟笔”:感叹大雅的文笔。麟,麒麟,古人认为它是吉祥的象征;大雅,这里指《诗经·大雅》中的篇章。

“离骚叹凤弦”:屈原在《离骚》中感叹凤凰琴瑟之声。离骚,是屈原创作的长篇抒情诗,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悲愤。

“猗那谁与敌”:意思是说谁能够与之匹敌?猗那,这里是疑问代词,指代前文所提到的人。

“羌蹇尚堪传”:羌、蹇都是古时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不佳或才能平庸的字。

“曹刘”:《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先主(刘备)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时先主欲要诸葛亮,亮未至而先主为曹人所害。”后来人们常用曹刘来比喻诸葛亮。

“李杜”:杜甫、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无时吾不梦”:意思是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梦见你。

“携酒访斜川”:斜川,即斜谷,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任密州知州时所作。诗人在密州任职期间,曾到过斜谷口,因此写下了这首怀念朋友的诗。全诗四句,一气呵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思念之情。

首句“大雅嗟麟笔”,感叹大雅的笔墨之妙;次句“离骚叹凤弦”,赞叹屈原的《离骚》之高。这两句分别借用《诗经》和《楚辞》,表现了诗人对文学巨匠们的景仰之情。

接下来三句“猗那谁与敌,羌蹇尚堪传”,意为“有谁能与我匹敌,我的品德虽差但值得传颂。”这是诗人自谦之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谦虚谨慎、追求卓越的性格特点。

最后两句“步仰曹刘独,名歆李杜专”,则是指诗人自己虽然不及曹魏的曹操和蜀汉的刘备,却能独树一帜,名声远扬于李杜之上。这里的“步仰”和“名歆”都是动词短语,表示仰望和欣赏的意思。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文学事业的追求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