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天天目隐云中,但见苕溪绿向东。
半折竹初经腊雪,争妍麦已眩春风。
翻飞水鸟偏饶白,窄小村船亦画红。
闻说南塘赵书宅,近来毁卖与琳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青山道中(第一句)
插天天目隐云中,但见苕溪绿向东。
“插天”指的是高耸入云,形容山峰之高。“天目”是指浙江天目山,这里指代远处山峰。“隐云中”则形容山峰若隐若现于云雾之中。“苕溪”指的是浙江省西部的苕溪水系,这里是说溪流在山脉间流淌。“向东”表明了诗人的视线方向,可能是从高山之巅向下望。

半折竹初经腊雪,争妍麦已眩春风。
“半折竹”指的是竹子被折断的部分,“初经腊雪”表示这些竹枝是在冬季开始经受着寒冷的考验。“争妍”意味着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这里特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麦已眩春风”中的“眩”有迷惑、迷乱之意,暗示春风拂过田野时,麦田的颜色变得五彩缤纷,仿佛要迷惑人的视觉。

翻飞水鸟偏饶白,窄小村船亦画红。
“翻飞”描绘了水鸟在水面上自由翱翔的姿态,而“画红”则是形容小舟上的红色装饰,如船上的彩绘,使得这小船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生动的画。

闻说南塘赵书宅,近来毁卖与琳宫。
“南塘”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地点,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园林或建筑。“赵书宅”很可能指的是赵姓家族的居所,即赵家的庄园。“琳宫”可能是指皇家的园林或宫殿,“毁卖”表明这个庄园或住宅最近遭到了毁坏,并被卖给了另一个机构或个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交融的画面。首句写远景,用“插天”、“隐云”等词营造了一种高远、神秘的氛围;第二句则聚焦近景,以“苕溪”、“东”字点明了观察的位置和时间——春天的早晨。随后两句分别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和春天里的农事活动。最后一句则透露出社会变迁的信息,赵家庄园被毁坏并卖给他人,反映出社会动荡和变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