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祖父昔闻声,交臂差池恨晚生。
欲与万山修郡志,谁能三世擅诗名。
故知龙颔无鱼目,更觉松心异舜英。
字稳句圆经几炼,定应九转已丹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大门祖父昔闻声,交臂差池恨晚生。
  • 注释:大门(指家门)的祖父曾经听闻你的名声,遗憾未能早点遇见你。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赵岂卿早年的敬仰和遗憾,以及对他的赏识之情。
  1. 欲与万山修郡志,谁能三世擅诗名。
  • 注释:“万山”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修郡志”即编撰地方志。“三世”形容时间长久。
  • 赏析:诗人想要与赵岂卿共同编纂地方志,但不知道谁能够历经三辈子而独占诗歌名望。这里的“修郡志”可能指的是整理地方文化、历史或文献的工作,“三世擅诗名”则是指长时间以来一直享有盛誉的诗人。
  1. 故知龙颔无鱼目,更觉松心异舜英。
  • 注释:龙颔(龙的下巴,比喻杰出人物)不应该有鱼目,松心(松木之心,比喻坚贞)不同于舜英(舜帝的德行和才能)。
  • 赏析:这里用龙颔和鱼目的对比来说明真正的才华应该超越常人,而非平庸之辈所能比拟。同时用松心和舜英来比喻坚持自己原则和品德的重要性。
  1. 字稳句圆经几炼,定应九转已丹成。
  • 注释:字稳句圆意味着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准,多次打磨使得作品更为完善。“九转”通常指多次炼丹的过程,这里比喻经过多次磨练。
  • 赏析:通过多次修订和完善,诗人的作品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就像丹药炼制成功一样。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创作过程的重视以及对完美作品的追求。

综合分析:
这首诗是一次对赵岂卿的赞赏之作,从对其早年的尊敬到对其作品的认可,再到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通过对赵岂卿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高度尊重和对未来文学发展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