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春至此胚腪,地上严凝地底温。
能几蟾蜍圆月魄,即须霹雳起雷门。
知时久偃蛟龙势,养气深培草木根。
表里阳和见天道,梅花别是一乾坤。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长至日书:这是一句古时节气的记录,长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出现在每年的夏至之后。这里指代的是“夏至”节气。
  2. 年年春至此胚腪:胚腪是春天开始的象征。这句话意味着每年到了夏至,春天的气息就开始弥漫了。
  3. 地上严凝地底温:描述的是大地的状态。地上虽然寒冷而坚硬,但地下依然保持着温暖。这里可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坚韧并存。
  4. 能几蟾蜍圆月魄:蟾蜍通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这里提到能够看到圆月的形状,意味着即将进入月亮升起的时间。
  5. 即须霹雳起雷门:霹雳(闪电)和雷门都是与天空现象相关的词。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天气的变化或者自然力量的表现。
  6. 知时久偃蛟龙势:蛟龙是中国神话中的水神,这里可能指的是海洋或是江河中的水流。这句话表达的是知道时节的变化,河流或江海的气势会有所变化。
  7. 养气深培草木根:这里的“气”可能是指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或者是生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深入培养和滋养这些生命力,使其茁壮成长。
  8. 表里阳和见天道:这里的“表里”可能指的是内外、表面和内在;“阳和”则可能是指阳光和雨水等自然元素。这句话是在说自然界中,太阳和雨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种规律,这就是天道。
  9. 梅花别是一乾坤:最后这句话以梅花为主题,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在这里,它被用来比喻另一种独立而又独特的世界。

译文

夏至到来时,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地上尽管严寒,地下却依旧温暖。能够看到圆月的形态,必须等待雷电交加的时刻。明白时节的变化,河流或江海的气势会有所变化。深入培养和滋养生命力,使其茁壮成长。自然规律中,太阳和雨水的作用构成了一种规律,这就是天道。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在这里,它被用来比喻另一种独立而又独特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对夏至节气的自然景象和社会寓意的生动展现。通过对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轮回、季节更替和自然法则的理解。通过使用象征和隐喻,诗歌不仅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描写,而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哲学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