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
旧试卷忘涂注乙,新吟稿漫草真行。
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劳识李程。
第五阿房关许事,樊川终自有诗名。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 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
- 旧试卷忘涂注乙,新吟稿漫草真行。
- 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劳识李程。
- 第五阿房关许事,樊川终自有诗名。
诗句逐句释义:
- 一鸣场屋老书生:在年轻时就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成为一名书生。
- 晚节蹉跎百不成:到了晚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任何成就。
- 旧试卷忘涂注乙:忘记了曾经的试卷,连标注都忘记了。
- 新吟稿漫草真行:开始尝试新的诗歌形式,随意创作。
- 柄臣全似逢崔胤:比喻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如同历史上的权臣如崔胤一般,无法被赏识。
- 座主徒劳识李程:比喻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赏识。
- 第五阿房关许事:暗示自己的命运与历史人物阿房宫的兴衰相似,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
- 樊川终自有诗名:尽管最终没有获得名声或成就,但终会有人记住他的名字。
译文:
在一个年轻的时期,我成为了一名书生,并成功通过了科举考试进入了官僚体系。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取得任何显著的成就。我已经忘记了过去写过的试卷,甚至连基本的标点符号都忘记涂抹了。我开始尝试新的诗歌风格,随意地写作,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条理和严谨。我的才华和能力就像历史上的权臣一样,无法被他人赏识。我的才华和能力,就像历史上的权臣一样,无法被他人赏识。我在第五个阿房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命运的起伏,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终将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并在文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尽管如此,我终究没有获得应有的名声或成就。我虽然最终没有获得应有的名声或成就,但我坚信终有一天,人们会记住这个名字,我的诗歌也会留传后世。
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他用“七十翁”自喻,表达了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官场经历和生活状态,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方回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