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从昔信多艰,尚有文才与古班。
诗律规随元好问,乐章隽永蔡萧闲。
要知精会神全处,须到声销色泯间。
此话无人胶凤觜,一蓑烟雨紫阳山。
这首诗是作者为高子明所写的次韵诗,表达了对高子明文才和诗歌造诣的赞赏。
首句“中原从昔信多艰,尚有文才与古班。” 描述了中原自古以来就充满了艰难困苦,但仍然有人如古代的贤臣一般,拥有出色的才华。这里的“文才”指的是高子明的文学成就,而“古班”则是指古代的文学班底或传统。
第二句“诗律规随元好问,乐章隽永蔡萧闲。” 提到了高子明在诗词创作中遵循了元好问的规则,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这里引用了两位著名的诗人和词人的名字,分别代表他们的诗歌风格和影响。
第三句“要知精会神全处,须到声销色泯间。” 强调了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在声音消失、颜色模糊之间找到精深的理解和表达。这是对诗歌艺术的一种深刻理解,也是对高子明作品的高度评价。
尾句“此话无人胶凤觜,一蓑烟雨紫阳山。” 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即没有人能够像高子明这样,能够超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最后,这句话也暗指了诗人自己的身份——一个隐士,居住在紫阳山下,过着简朴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高子明的作品和其创作风格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