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处温凉密处寒,未须向背问支干。
猿闲配偶双嬉戏,树古根枝万屈盘。
何限楼台荒宿草,几年歌舞罢鸣銮。
赖天独肯扶僧刹,佛大泥多许共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考试的重要考点。在鉴赏诗歌形象时,要抓住诗中的意象、意境、描写手法等进行具体分析。在鉴赏表达技巧时,要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手法来表情达意的。

“次韵郝元隐浙西山”,交代了写作此诗的原因——即景赋诗。“疏处温凉密处寒”一句,写山之高下气温不同,表现了山的层次性。“未须向背问支干”,写出了山体之雄伟。“猿闲配偶双嬉戏,树古根枝万屈盘”两句,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猿猴与树木的活泼景象。“何限楼台荒宿草,几年歌舞罢鸣銮”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感慨。“赖天独肯扶僧刹,佛大泥多许共看”两句,表明自己对佛教的信仰,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答案】

译文:山势起伏,高处温暖而低处寒冷,不必去询问它的方位和结构。山中有猿伴,它们悠闲自在地相互嬉戏。山中有古树,它们的根盘曲如万条巨蛇。山上曾经有楼台,如今却长满了野草,人们几年来唱歌跳舞都结束了。我感激上天只让我住在这里,让我可以依靠着寺庙修行。

赏析:这是一首咏山之作。诗人通过对山的描绘,抒发了对世事繁华的淡泊之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独特感悟。首联“疏处温凉密处寒”,写山之高下气温不同,表现了山的层次性。“未须向背问支干”,写出了山体之雄伟。颔联“猿闲配偶双嬉戏,树古根枝万屈盘”,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猿猴与树木的活泼景象。颈联“何限楼台荒宿草,几年歌舞罢鸣銮”,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感慨。尾联“赖天独肯扶僧刹,佛大泥多许共看”两句,表明自己对佛教的信仰,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