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儒百窘似贫户,薪及扊扅襦作裈。
梓泽珊瑚许窥否,未多玉璞与金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联的句子,特别是诗句的下一句,进行比较和辨析。解答此题时,可将每个选项和原诗句进行比较,看是否合乎诗意和情境。“小儒百窘似贫户”,意思是说小儒生活困窘像穷苦人家一样。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儒”比作“贫户”。 “薪及扊扅襦作裈”,意思是说柴火烧完了,用锄头和木棒做成裤子。这里的“薪”指柴草。“扊扅”“襦”都是农具,这里用来象征贫穷的生活。“梓泽珊瑚许窥否?未多玉璞与金浑。”意思是说:你能否看到那如玉般的人,我是否也像玉璞一样纯洁呢?“梓泽”,传说中西海三珠树生的地方,即昆仑山的瑶池。“玉璞”指的是美玉,“金浑”指的是金子。“梓泽”“玉璞”“金浑”都代表美好的东西,“玉璞”指玉,而“金浑”则指黄金,这两句诗是诗人自问自答。诗人在自问的同时,也在反问别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案】

(1)首句:诗人将自己比做生活困顿的小儒,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的处境。“百窘”是“贫困窘迫”的意思。这句诗以自嘲的口吻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不满。

(2)第二句:“薪及扊扅襦作裤”中的“薪”指柴草,“扊扅”指锄头,“襦”指粗布衣服。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儒”比作贫困人家,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悲叹。

(3)第三、四句:从表面上看,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实际上,诗人是在借古讽今,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诗人以玉璧、明珠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

(4)第五、六句:诗人在自问的同时,也在反问别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