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发草如蓝,欲卸绵袍剪纻衫。
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气不宜蚕。

【注释】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这是作者在元末明初游历江南各地时写的一组诗。刺桐花发草如蓝,欲卸绵袍剪纻衫:刺桐花开满山谷,草木苍翠如蓝,此时正是春末夏初,作者想脱下棉袄换上丝织品的衣衫。

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气不宜蚕:一夜之间突然降下春霜,像下雪一样寒冷,江南地区气候不适宜养蚕。

【译文】
青溪两岸山花烂漫,刺桐花开满山谷,草木苍翠如蓝。
想脱去棉袄穿上丝织品的衣衫,可是一夜春霜忽然降下,像下雪一样寒冷。
江南地区气候不适宜养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刺桐花发草如蓝”,以色彩鲜明的画面,描绘出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花草丛生的青溪道中。第二句“欲卸绵袍剪纻衫”则表达了诗人对舒适的生活状态的追求,想要卸下身上的棉袄,换上轻便的丝织品衣物。然而,“一夜春霜忽如雪”,突如其来的春霜让温暖的夜晚变得寒冷无比,让人不禁感叹江南地区气候变化无常。最后一句“江南天气不宜蚕”,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对于养蚕业的影响,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调整生活和生产的方式。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变化的感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