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
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思想情感及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赏析。
桐花:桐树开花。“怅惜年光怨子规”,怅惜:遗憾;怨:怨恨;子规,杜鹃的叫声。这两句是说:可惜时光飞逝,我多么希望有一只杜鹃鸟来告诉我,我的大好年华已经消逝了,可惜啊!“王孙见事一何迟”,王孙:贵族公子;见事:看到事情的发展;迟:迟缓,不迅速。这两句是说:贵族公子遇到事情的反应是多么迟缓!“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等闲:轻易地;凭仗:依靠;知:知晓。这两句是说:春天过去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凭藉桐树的花来报信给我吧!
译文:可惜时光飞逝,我多么希望有一只杜鹃鸟来告诉我,我的大好年华已经消逝了,可惜啊!贵族公子遇到事情的反应是多么迟缓!春天过去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凭藉桐树的花来报信给我吧!
赏析:①这首诗是写诗人对于时间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贵族公子做事迟缓的批评。
②首句“怅惜年光怨子规”是说:“感叹时光之流逝,怨恼杜鹃声声叫。”诗人在春天里听到“子规”即杜鹃鸟的啼叫声,感到十分惆怅和惋惜,因为这种声音正是春天结束的信号,而诗人又是一个珍惜光阴的人,所以更增加了他的惆怅和惋惜。
③第二句“王孙见事一何迟”是说:“贵族公子遇到事情的反应是多么迟缓!”这一句是作者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发挥。诗人以王孙自喻,以“见事迟”来比喻自己对于人生大事的迟缓反应。诗人认为应该及时抓住机遇,奋发向前,而不是像王孙那样反应迟钝。
④第三句“等闲春过三分二”是说:“春天过去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凭藉桐树的花来报信给我吧!”这是诗人对自己及时把握时机的自信。他相信,只要抓紧一切时间去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取得成就。
⑤最后一句“凭仗桐花报与知”是说:“春天过去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凭藉桐树的花来报信给我吧!”这句诗是说,诗人要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⑥这首诗通过咏叹春天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视以及及时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以及诗人对于改变这种现状的渴望。
⑦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