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酒量防逾矩,敢诧诗才妙斫轮。
古圣贤心得丝许,虽非尼扁异愚民。
【注释】
(1)七十翁:指年老的诗人自己。
(2)“自知”句:诗人自谦自己的酒量虽好,但不敢夸口自己的诗才妙绝千古,就像砍削车轮那样锋利。
(3)“古圣”句:意谓古代贤圣之人,能体得人生至理,如丝般细微。
(4)“尼扁”句:意谓像佛家高僧尼摩和扁担一样不寻常,不是一般百姓所能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写画上的一首诗。此诗为七言绝句,共十二句。前八句为首句起兴,后四句为次句展开。
首句“自知酒量防逾矩”,是写画中的诗人自我描写。他深知自己的酒量有限,不敢夸口自己的诗才妙绝千古,犹如砍削车轮那样锋利一样。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晋侯观于叔孙氏,见韩献子御戎,知盈之节也。与之言,曰:‘吾闻有原无怀氏之世,五谷与羊牛生,舜、禹时播百谷,六府孔修,实以姓,生中土者三千族,九夷要服,诸夏序齿。于是尧、舜、禹、汤、文、武、周穆之德大著,越有熊、罴、鸟、鱼、简狄、嬴、姑姊妹,姜原封于唐,分陶、隋之民,立稷、契后;在河之阳……’伯州犁曰:“美哉言乎!若皋陶,其放勋;禹,其垂仁;稷,其天笃之君;文王,其慈惠;周公,其士之尹之;管、蔡,其不咸之弟;霍、魏,其彻志之顽;秦、鲁,其合散友;晋、郑,其忠信之国;齐、楚,其好性也;宋、卫,其恶人也……”这一段话,本是用来说明“五谷与羊牛生”之后,天下大治的。可是,诗人在这里只是用来说明自己虽然知道这一点,但并不夸口自己的诗才妙绝千古,就像砍削车轮那样锋利一样。这里用的一个典故,就是《庄子·外物》:“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这里用的是郢人和匠石两个典故。郢人喻指作者自己。匠石喻指画家。这里说的是郢人鼻子上的白垩末很细,象苍蝇翅膀那么薄,匠石挥斧砍削它,斧刃发出呼呼的风声,而郢人的鼻子却不受伤。这说明了作者的技艺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界。
第二句“敢诧”句:意思是说,不敢夸口自己的诗才妙绝千古,犹如砍削车轮那样锋利。这两句是第一句的补充解释。
第三句“古圣贤”三句:意思是说,古代贤圣之人,能体得人生至理,如丝许般细微。这几句是第三句的补充解释。
第四句“虽非”两句:意思是说,虽然不是佛家高僧尼摩和扁担那样不寻常,不是一般百姓所能理解。这两句是第四句的补充解释。
全诗通过诗人的自我描绘,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