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膏画炬出贫民,宝马香车属贵人。
月姊雨师暗商榷,不须妆点上元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情感,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旨。“兰膏画炬出贫民”,兰膏是古代女子的化妆品,画炬是点燃蜡烛。这两句的意思是贫穷的人们用兰膏画炬打扮自己来迎接元夕节。“宝马香车属贵人”意思是富贵人家使用豪华的车马。这两句的意思是:穷人用兰膏画炬打扮自己,而富人则乘坐着华丽的马车。“月姊雨师暗商榷,不须妆点上元春”,“月姊”“雨师”指月亮、雨水,诗人认为月亮、雨水是天然的装饰,不必人为地加以修饰,更不需要去装扮元夕节了。

【答案】

①首诗写穷人用兰膏画炬打扮自己以迎接元夕节,而富者则乘车驾马而来。②次诗写月亮、雨水是天然的装饰,不须人为地加以修饰,更不需去装扮元夕节了。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④首二句用典,“兰膏”“画炬”分别出自《后汉书·明帝纪》和《西京杂记》,意为“点额墨”。《西京杂记》卷三:“武帝后宫常寒冷,乃令后宫贵人七人皆流涕,帝闻之,乃令人为九层博山炉,高四尺五寸,黄金铸山以涂其内,令官女临炉观之,宫人莫不罢笑乐焉。”“兰膏”即“博山炉”,用以熏香;“画炬”即“灯烛”,用以照明。“宝马香车”出自《史记·李斯列传》:“于是乃使蒙恬发兵三十万作筑城困池,遮险守塞,起直道,自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③首二句运用典故,意即:贫穷的人用兰膏、画炬来打扮自己,以求得过节的喜庆,而富贵的人则乘着华丽的马车,来参加节日庆典。④末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意即:月亮、雨水都是天然的装饰,无须人为地去装点,更无需去装扮元夕节了。⑤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有丰富的内涵,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认识和揭露,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生活的情怀。⑥首二句写景,描写了节日景象,渲染节日气氛。⑦第三句写情,写诗人在看到节日景象时的感受。⑧第四句用典,“妆点”出自《南史·陈纪传》:“帝每览镜视朝,未尝不以自照为怀。”“上元”指元宵佳节。⑨末两句用典,写诗人的感慨。⑩诗人通过对比,指出:月亮、雨水都是天然的装饰,无须人为地去装点,更无需去装扮元夕节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