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大明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方回所作,此诗通过描述四世东南保太平的盛况和赵汝愚与陈俊卿两位历史人物的贡献,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词原文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2. 诗句翻译

  • “四世东南保太平”:四代人都致力于维持国家的太平稳定。
  • “有君无相庙堂轻”:虽有君主而无贤相辅佐的庙堂显得轻薄。
  • “具知人眼识朱子”:人们的眼睛都能辨识出朱熹这样的大儒。
  • “独赵汝愚陈俊卿”:特别提到了赵汝愚和陈俊卿两位历史人物的贡献。
  1. 诗歌赏析
  • 诗人通过“四世东南保太平”这一表达,强调了家族成员对国家稳定和繁荣的维护。
  • “有君无相庙堂轻”反映了诗人对于没有贤相辅佐的庙堂之主的讽刺,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期望。
  • “具知人眼识朱子”展示了诗人对朱熹及其思想的崇高敬意,认为其学问和思想为后世所敬仰。
  • “独赵汝愚陈俊卿”不仅赞颂了两位历史人物的贡献,也暗示了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方回的《大明赋》不仅是对国家稳定和历史贡献的歌颂,也是对贤才的赞美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独特之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