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恐登高枉断肠,今年恰值雨重阳。
晨兴中酒情怀懒,满眼黄花满屋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逐句分析作答即可。
首句“政恐登高枉断肠”,是说今年正逢雨多,天气阴晦不晴朗。这里用了拟人手法,把秋天的雨称作“政”,用“政恐”二字写出了作者对秋雨的厌恶情绪。“政恐”一词,既表现出作者对秋雨的不满,也表明自己与秋雨的不解之情。
“今年恰值雨重阳”。重阳节,又称“九日”、“茱萸节”等,是秋季传统的节日,在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在这一天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消灾避难的传统。诗人写自己今年又恰逢重阳,自然难免有些伤感。
“晨兴中酒情怀懒”,诗人一大早起来就喝了点酒,心情很是慵懒。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从表面上看,诗人是在写自己清晨起床后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摆脱的忧愁的一种抒发。
“满眼黄花满屋香”,诗人看到满屋子都是黄澄澄的菊花,闻到满屋子都是菊花的香味,内心不禁生出些许欢喜。这里的“黄花”指的就是菊花,而“满屋香”则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译文:
今年正是秋雨连绵的时候,我担心登高赏菊却白白地伤了心肠。
今天早晨起来喝了点酒,感觉浑身都有点不舒服,懒得动笔,但想到满眼的菊花,满屋的清香,又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心里也就豁然开朗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佳节登高赏菊时写的,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写重阳登高;中间两联为第二层,写重阳赏菊饮酒;最后两句为第三层,写重阳赏菊后心情的舒畅。
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富有哲理。诗的前两句,直叙登高赏菊之事。重阳登高,自古为人们所乐事,但今岁正值天雨绵绵之时,诗人却不免产生惆怅之意。“政恐登高枉断肠”,言今年重阳正值秋雨连绵之际,恐怕登上高处赏景反而让人伤心断肠。这种情调,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之景形成鲜明对照。诗人以“政恐”二字将秋雨与登高相联系,既表达了他对于秋雨的不满和厌烦,也表达了他对重阳佳节登高的渴望。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心。诗人以“晨兴中酒情怀懒”,直接点出自己今日早起饮酒赏菊的原因。“中酒”一词,不仅表明了诗人饮酒的习惯,更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心情。他因饮酒过度而导致身体不适,心情懒散,难以提笔挥墨。然而,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诗人却并不因此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满眼黄花满屋香”,这句诗不仅描绘出诗人眼前的景象,更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历来被人们赋予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诗人看到满眼的菊花,闻到满屋的清香,心中不禁生出些许喜悦之情。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得到了滋养,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收束之笔。诗人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虽然因饮酒而感到疲惫不堪,但依然能够欣赏到生活中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这正是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积极乐观、坚韧不拔。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