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悲天涯,志士栖山阿。
少游一款段,何必减伏波。
矍铄岂不伟,末路终蹉跎。
催科拙下考,当如阳城何。

这首诗是诗人康庆之的次韵之作,主题是表达他在秋雨中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游子悲天涯,志士栖山阿。
    游子:指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悲:悲伤、忧愁。天涯:这里指遥远的地方。志士:有志向和抱负的人。栖山阿:在山的北面,这里指隐居或避世。
  2. 少游一款段,何必减伏波。
    少游:年轻的游子。款段:古代的一种步行方式,表示悠闲自在。伏波:东汉名将马援的字,这里借指有成就的人士。
  3. 矍铄岂不伟,末路终蹉跎。
    矍铄:形容精力充沛、健康有力。末路:人生的晚期或困境。蹉跎:浪费时间,无所作为。
  4. 催科拙下考,当如阳城何?
    催科:古代征收赋税,催收税款。下考:考试合格后被任用。阳城:人名,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但不被重用的官员。

译文:
游子的忧伤是因为远离故土,而志士选择隐居。年轻时的游子可以像伏波一样有所作为。即使精力充沛也难免晚年蹉跎,不如像阳城一样有才能却不受重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雨中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以游子和志士为喻,抒发了自己在外漂泊、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诗人认为即使是年少有才也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像晚年蹉跎的志士那样无所作为。同时,他也对那些才华横溢却不得重用的人表示了同情。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