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在知命,行止岂人能。
元亮归庐阜,延之牧始兴。
时才宜政柄,老我只诗朋。
何日携君手,西湖共访僧。

【诗句释义】

  1. 《乐天在知命》:这句诗引用了唐代白居易的名句,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认同和接受,即“我知天命”。
  2. 《元亮归庐阜》:这句诗指的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他晚年隐居于庐山脚下,过着田园生活。
  3. 《延之牧始兴》:这句诗提到了南朝梁代文学家萧衍,他曾任岭南刺史,后来迁至广州任刺史,并在此治理有方。
  4. 《时才宜政柄》:这句诗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根据其才能来决定是否参与政治事务,强调了个人才能与政治地位的匹配。
  5. 《老我只诗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认为诗歌是自己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相伴左右。
  6. 《何日携君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希望在某个时刻能够再次与朋友牵手同行。
  7. 《西湖共访僧》: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邀请朋友一同前往西湖,拜访僧人,享受宁静的时光。

【译文】
白居易:我在认识命运后,决定不再追求名利。
陶渊明:我选择归隐于庐山脚下,过着简朴的生活。
萧衍:我曾在岭南担任刺史,并在那里治理有方。
萧衍:一个人的才能应该与其所处的位置相匹配。
白居易:我对诗歌有着深深的热爱,它是我永远的朋友。
萧衍:我们何时能再次相聚,共同享受友谊的美好时光?
萧衍: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前往西湖,拜访那位慈祥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得知自己即将离开官场后所作的一首感怀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陶渊明、萧衍等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