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
千年惊鹤化,万里厌鹏程。
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
只嫌觅句苦,四海有诗名。

【注释】

薄俗:庸俗的世俗风气。多端:多种多样。忤:违背。残生:残害生命。底事:何事。成:成就,指寿命。千年惊鹤化:鹤在千年之后变为了一只鹰。万里厌鹏程:鹏程万里,指鹏鸟展翅飞翔万里之遥。能保中心定:保持内心安定。悬知外物轻:知道外界事物是那么轻浮。只嫌觅句苦:只觉得写作很苦。四海:指全国。有诗名:有诗歌的声誉。

【赏析】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四中收有元稹《虚谷志归十首序》,题下注云:“元和七年作。”据此,此诗当作于公元812年(元和七年)。诗人因不满当时社会风气而作此诗以自警。诗的前四句直陈世风不正,后四句则表达了自己的心迹。

“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这两句的意思是:世间风俗败坏,使人厌恶,人活一世到底要做什么呢?

“千年惊鹤化,万里厌鹏程。”这是说:千年之后,一只鹰变成鹤,万里之外,一只鹏鸟飞越千山万水。这两句是写物象,借物抒怀,暗喻世事沧桑,人生短暂。“惊”字和“厌”字都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

“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意思是: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宁,就知道外在的名利都不足挂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

“只嫌觅句苦,四海有诗名。”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只是觉得写作太辛苦,可是在四海之内却有名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用鹤、鹏等物象来比喻世事沧桑和人生短暂,抒发了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执着和热爱,虽然感到艰辛,但仍然坚持创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