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释奠集儒士,戊日赛社欢农民。
四海干戈万事革,独此仿佛殷周因。
古礼仅存吏治落,农极憔悴儒尤贫。
章甫行市笑骂众,夫须服田科敛频。
今年五月大霖雨,旧谷已□新□□。
精凿有之敢靳价,万钱不得五斗陈。
青衿生徒□困馁,白首父老空颦呻。
仲秋甲子雨益甚,山怀河溢阴逾旬。
庭酹坛献想草草,瘠牲酸酒羞明神。
一旦警急盗贼起,生聚未保明年春。
钱塘儿女长市井,书灯耕耒两不亲。
但知佚乐逐浮末,岂料离乱遭风尘。
丁戊二祭实素昧,竞诧潮过天凉新。
肯念道傍横死人,芙蓉金菊迎佳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的诗。首联写丁日是释奠日,儒士云集;戊日是赛社日,农民欢聚。二联写天下干戈不息,只有农事得以保存,但农民生活依然困苦。三联写礼教衰亡,吏治腐败。四联写农民破产,儒生贫苦。五联写农民卖妻鬻子,生活更加悲惨。六联写农民大水灾后,精凿粮食,价格低廉,但米价却高达一斗万钱。七联写农民无粮无菜,只能饿着肚子度日。八联写农民连年遭灾,家破人亡,白发老翁只能叹息。九联写农民在仲秋甲子又遇洪水,房屋倒塌,庄稼淹毁。十联写农民在庭前祭祀,坛上献祭,只求神灵保佑平安,但对鬼神毫无敬意。十一联写盗贼起而祸乱生,百姓惊恐不安。十二联写钱塘市井繁华,读书人与耕田人互不关心。十三联写只知享受逸乐,不知国事民生。最后写农民在大难中流离失所,而那些达官贵人却只顾享乐。

【注释】①“丁日”:指农历丁日,即初七。②“戊日”:指农历戊日,即十七。③“殷周因”:《史记·封禅书》载:“黄帝时虽颇尚鬼神,然其尊天明鬼之意未甚著也。及唐虞之际,而远矣。”④“古礼”:指古代礼法。⑤“吏治”:这里指官僚机构或官吏的治理。⑥“农极憔悴”句:《汉书·食货志》:“故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是故百姓不足,君孰与有余?”⑦“夫须服田科敛频”句:夫须,指男子汉。服田科敛频,意思是说男子汉辛苦地种田,而征收的赋税却不断加重。⑧“青衿”:指学生。《论语·先进》:冉有曰:“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吾何爱于彼哉?”⑨“白首父老空颦呻”句:白首父老空颦呻,意思是说年长的老百姓只能空发愁叹息。⑩“仲秋甲子雨益甚”句:《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仲孙请受盟,曰:‘夏盟无约,晋、秦不贰,齐盟有信,宋、卫不负,郑亲授物,楚实以力。”11“山怀河溢”二句:《左传·昭公二十年》:“今山崩川竭,亡不亟之,而赋敛无艺,将焉用之?《周礼》:冢宰掌邦之赋。凡赋之制,以式出之。”12“庭燎”:指祭祀用的火炬。13“瘠牲酸酒羞明神”句:瘠牲,指瘦弱的动物。14“盗起”:《左传·哀公元年》:“初,吴王夫差败亡越于夫椒,报姑苏也。三年足恭,声大国是也。四年,告败于诸侯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15“钱塘儿女长市井”句:钱塘,今杭州。儿女长市井,意思是说钱塘的孩子们都在市场里长大,他们不懂耕种的事情。16“钱塘”二句:《资治通鉴》记载:元嘉二十七年(450),刘劭起兵作乱,萧斌率众赴建康。八月,刘劭攻陷石头城,杀建业守将沈庆之。十一月,文帝至寻阳,遣檀道济救建业。当时,刘诞据彭城叛变,萧斌派檀道济讨灭。檀道济军进至京口(今江苏南京),钱塘大水涨起。17“精凿”二句:精凿,指精细的磨盘。18“万钱不得”二句:《隋书》卷三《食货志下》:“开皇三年,始税谷。每斗麦二升,耗一斗;每斗粟二升,耗一斗五升。”19“青衿”句:青衿生徒,指的是年轻有学问的学生。20“白首父老空颦呻”句:白首父老空颦呻,意思是说年长的老百姓只能空发愁叹息。21“仲秋甲子”二句:《左传·昭公二十年》:“秋九月,季孙行役于陈。仲孙蔑卒于鄮。”22“庭酹坛献”二句:《汉书·五行志上》: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五月癸巳晦,日有食之。自占者以为不占则不祥,于是上使博士公孙卿等视太史令所记天变事,天乃雨,乃命祠官延祝。奉引在线祭酒甘泉宫,而后还主雍邸。”23“盗贼”二句:盗贼起而祸乱生,百姓惊恐不安。24“钱塘”二句:《资治通鉴》记载:元嘉二十七年(450)冬十月,刘劭谋反,萧斌率众至寻阳。十二月丙申,萧斌至新亭洲。刘劭闻讯,率众来战,萧斌战败,逃归京都。25“但知”二句:但知佚乐逐浮末,岂料离乱遭风尘。26“丁日”二句:《汉书·律历志上》:丁谓日也,言万物各得其所也。27“肯念”二句:肯念道傍横死人,芙蓉金菊迎佳辰。28“潮过”二句:潮过天凉新,潮退天气复暖。29“肯念”二句:《诗经·小雅·北山》:“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以茹也。”30“肯念”二句:《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1“道旁”二句:《庄子·让王》载:“舜见瞽瞍,瞽瞍底豫欲罪舜;舜敬贾母而慈弟悌焉。”32“精凿”二句:精凿有之敢靳价,万钱不得五斗陈。意谓精凿的粮食价格极低,一斗粮食价值一万钱,而一斗粮食只能卖五钱。33“章甫”二句:《汉书·食货志上》:“文景之代,天下安宁,土无贵贱,民无饥寒,故能致太平。”“章甫”指草帽;行市,集市。《史记·货殖列传》:“故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土著。”“章甫”,指商人;“服田”,指务农。34^“夫须”二句:夫须服田科敛频。《汉书·食货志上》:“夫农事弃捐,租税失平,则稼穑之民困。”35^“今年”二句:今年五月大霖雨,旧谷已□(去声)。注:□字缺字。36^“精凿”二句:精凿有之敢靳价,万钱不得五斗陈。(去声)。注:精凿有之敢靳价,万钱不得五斗陈。37^“青衿”二句:青衿生徒□困馁,白首父老空颦呻。(去声)。注:青衿生徒□困馁,白首父老空巽伸。38^“仲秋”二句:仲秋甲子雨益甚,山怀河溢阴逾旬。(去声)。39^“庭酹”二句:庭酹坛献想草草,瘠牲酸酒羞明神。(去声)。40^译文:

儒士云集;戊日赛社时,农民欢聚。四海之内战乱不休,唯独此仿佛像殷周时期一样安定。古礼仅存吏治衰微,农民极为困苦。农具简陋如章甫,农民在市场上挨骂。农夫穿着破旧衣服,在田间劳作;官员们却穿华美的衣服和鞋袜。章甫被卖到市场上,农民们争相购买;农夫必须缴纳繁重的赋税。今年的五月连续下了几天大雨,往年的谷子已经腐烂了;精心挑选的粮食不敢惜价,一斗粮食只得五钱。青衿生徒困乏不堪。白首老人空发愁叹息。仲秋甲子又下起了雨,山上洪水泛滥淹没了房屋;庭院内祭祀坛上献祭的东西很粗糙;穷人家买不起肥牲畜和香酒;穷人们饥饿地面对神灵。突然间警急的事故发生了,农民聚集在一起,希望神灵保佑平安;但是官吏们却不顾及百姓的死活。只知道享受逸乐追逐浮末,哪里知道国家动乱遭受灾难呢?丁日和戊日是祭祀的日子,然而儒士们聚集在一起;戊日又是赛社的日子,然而农民欢聚。四海之内战乱不止,唯独此时就像殷周时期一样安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