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九江法帖钟鼎刻,兵火以来犹可得。
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
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
自言少小嗜此艺,意欲径上阳冰堂。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苟焉糊口栖此身,元来亦是知书人。
赠刊印朱才俊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九江法帖钟鼎刻,兵火以来犹可得。
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
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
自言少小嗜此艺,意欲径上阳冰堂。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苟焉糊口栖此身,元来亦是知书人。
注释:
-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描述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科斗文(一种古代字体)到篆字(另一种古代字体),再到隶书(汉朝的一种书写风格)。
-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现代人主要练习楷书、草书和行书,但很少有人了解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深意。
-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篆书最困难的部分是柱子和圆圈的写法,学习这些需要花费三年的时间。
-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不应该随意决定,忽视老师的教导,否则就会淹没自己的形象和特点。
- 九江法帖钟鼎刻,兵火以来犹可得。- 九江地区保存有战国时期钟鼎铭文的法帖,尽管战争破坏了一些文物,但仍能找到一些。
- 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 虽然有些人可能只关注文字的表面意思,但也有人如臣翱一样进行反切和解释,深入理解文字的含义。
- 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 朱生赠送给我一枚古老的印章,它的图案非常精美且分布广泛。
- 自言少小嗜此艺,意欲径上阳冰堂。- 朱生告诉我他从小对这种艺术就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想要直接进入阳冰堂深造。
-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仔细观察刀笔的最佳使用方式,并了解传笺的通训故。
- 苟焉糊口栖此身,元来亦是知书人。- 即使只是为了糊口,也要继续学习和研究书籍,因为真正的知书人不仅仅是为了生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汉字的演变历史,强调了学习和理解汉字的重要性。诗中的“篆所最难柱与圈”,意味着篆书最难的部分是柱子和圆圈的写法,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而“岂容臆决蔑师授”,则提醒我们不应该随意决定,应该尊重老师的教导。最后一句“元来亦是知书人”,则是在鼓励人们继续学习和研究书籍,因为真正的知书人不仅仅为了生计,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