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之朝,有溪可瓢。
饮我之水,亦逍以遥。
山中之暮,岂不风雨。
心与一灯,耿耿千古。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
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于疏于蹻,朋来其学。
彼恶知兹,山中之乐。
这首诗是黄仲宣为山中四章所作的,每章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 山中之朝,有溪可瓢。
- “山中之朝”指的是山中的早晨,“有溪可瓢”意味着山中有清澈的小溪可以用来舀水。
- 译文:“在山中迎接晨光时,有一条小溪可以舀水。”
- 注释:这里的“朝”可以理解为清晨或早晨,而“瓢”是一种用葫芦或柳条等制成的容器,用来盛水的器皿。
- 饮我之水,亦逍以遥。
- “饮我之水”指的是喝山中的水,“亦逍以遥”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感到自在遥远。
- 译文:“喝着山里的清泉,也感到逍遥自在。”
- 注释:这里的“逍遥”指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山中之暮,岂不风雨。
- “山中之暮”指的是山中的傍晚时分,“岂不风雨”表达了对风雨到来的担忧或期待。
- 译文:“在山中的黄昏时分,难道不可能会有风雨吗?”
- 注释:这里的“风雨”指的是自然界的暴风雨,而“暮”则表示时间的晚霞。
- 心与一灯,耿耿千古。
- “心与一灯”指的是内心与一盏明灯相通,“耿耿千古”意味着这种情感和志向能够流传千年。
- 译文:“我的心与这盏灯相连,它的光辉照亮了千古。”
- 注释:这里的“耿耿”是指明亮的样子,而“千古”则表示时间非常长久。
-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
- “山中之人”指的是居住在山中的人,“耘夫耕民”则描述了这些人辛勤耕作的生活状态。
- 译文:“生活在山中的人们,他们耕耘劳作,过着农耕生活。”
- 注释:这里的“耘夫”指的是从事农耕的农夫,“耕民”则是指居住在乡村的人们。
- 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 “鲭厥五侯”指的是鲭鱼和其他美味的食物,“其如子真”则是对这些食物的赞美,认为它们如同真实的一样。
- 译文:“享用那些美味的鲭鱼和其他食物,它们的美味如同真实。”
- 注释:这里的“五侯”可能指的是五种珍贵的食物,而“其如子真”则表示这些食物如此美味,就像是真的一样。
- 于疏于蹻,朋来其学。
- “于疏于蹻”指的是穿着宽松的衣服,“朋来其学”则是形容有朋友来访学习交流。
- 译文:“穿着宽松的衣服,朋友们来访这里学习。”
- 注释:这里的“疏”通常指宽松的衣服,“蹻”则是一种传统的鞋子,在这里可能是指穿着宽松的鞋子。
- 彼恶知兹,山中之乐。
- “彼恶知兹”意味着他们无法理解这里的快乐,“山中之乐”则是形容住在山中的乐趣。
- 译文:“他们不懂这乐趣,住在山里的快乐。”
- 注释:这里的“彼”指的是其他人,“恶知兹”则是不理解的意思,“山中之乐”则是强调住在山中的快乐和满足。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山中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山中朝起、暮归、劳作、饮食、交友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心与一灯”,以及“其如子真”等表达,更是将这种情感升华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