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彴江烟外,招提水气中。
故人于此隐,幽致得时同。
酿酒来彭泽,栽莲接远公。
浮生底须论,谈笑且春风。
【注释】
①招提:梵语“招提”的省称,指寺院。②彭泽:古县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③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高僧,曾在庐山结庐隐居。④浮生:人生。⑤谈笑:说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石湖寺写的两首诗。前一首写石湖寺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后一首写石湖寺幽雅宁静的环境,以及诗人在此饮酒、种莲的情趣。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幽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略彴江烟外,招提水气中。
故人于此隐,幽致得时同。
酿酒来彭泽,栽莲接远公。
浮生底须论,谈笑且春风。
【注释】
①招提:梵语“招提”的省称,指寺院。②彭泽:古县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③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高僧,曾在庐山结庐隐居。④浮生:人生。⑤谈笑:说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石湖寺写的两首诗。前一首写石湖寺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后一首写石湖寺幽雅宁静的环境,以及诗人在此饮酒、种莲的情趣。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幽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此诗作于天顺八年(1464),当时作者在南京国子监教授。全诗四十八句,前八句写仁政之盛;中间十句写风俗之美;后二十八句写礼乐之兴,最后六句点明“仁风”即仁政。全诗以“仁”字贯串始终,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首联写仁政普被天下,圣道如日月般光明无二。 颔联说仁政像滋润万物的雨露一样普降人间,使人民享受太平盛世。 颈联写虽然夷陵地处边远,但有贤王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感到偏僻。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 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 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 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 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 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 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 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 注释: -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共八十二句,每四句成一韵,共分为三组。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释详细解释了每句的含义和背景。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天阙星河近,关山道路长。 断云依野树,归鸟傍斜阳。 吊古添惆怅,伤时重慨慷。 艰难衣带缓,辛苦鬓毛苍。 昨日辞崔镇,今晨过回梁。 躲船荦愁确,打牵畏汪洋。 舟子招呼急,商人问信忙。 新州山顶上,沛县水中央。
这首诗是杜甫在济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当地风俗人情的深深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密雪团花大,飞冰就木僵。 注释:大雪纷飞,如同花朵般密集,大地一片白茫茫;树木因积雪太重而倒下。形容冬季的寒冷景象和人们的艰辛生活。 2. 垂情徒郁郁,极目转茫茫。 注释:满怀忧思,心情沉重;放眼望去,视线变得迷茫不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外界环境的迷茫。 3. 圣主春秋盛,贤臣事业张。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晓诗歌大意,抓住关键信息,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要求作答。 “巢父诚辟世”,巢父是尧舜禹三代时期的隐士。他隐居山中,不与世俗往来,过着清静的生活。“许由真隐沦”,许由即许由子,相传为上古贤人。相传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不受;尧又要把天下禅给善卷和接舆,他们也不肯接受。后隐于箕山之下,农耕而食,被后人尊为高士。“势利既已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共四十二句,按照顺序依次为: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旁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叮咛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诗句翻译: 1. 我一生命运多舛,常年奔波劳碌。 2. 风霜苦寒侵凌,怎能不白头? 3. 前几天还是东阿城,如今却成了鸡狗窝。 4. 今朝来到枣强县,步步追随人后行。 5. 凄凉无人知我情,辛苦只自承受。 6. 解冻时烧草木枯,屏住寒冷买酒喝。 7. 驱使仆人问前程,借锅煮饭借刁斗。 8. 别说美酒滋味好,只管好好品尝。 9. 油腻腻的东西无法去,面目显得更加厚。 10. 经过村子过小道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李白的《心远轩》。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翻译,以及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1. 渊明赋归去,寓意在田园。 - 渊明:指陶渊明,中国东晋时期的诗人和哲学家。 - 赋归去:即表达归隐的愿望。 - 寓意在田园:比喻隐居的生活就像诗中的田园生活一样理想、宁静。 2. 结庐杂人境,喜无车马喧。 - 结庐:搭建房屋,隐居的意思。 - 杂人境:混杂于人间。 - 无车马喧
【注释】 杂吟三首:即《杂诗》三首。杂诗:指不分类的七言古诗。 出门(出门在外):离家远行。 好山色:美丽的景色。 况值风日暄:碰上了晴朗温暖的日子。 依依杨柳庄:柳树依依,像庄户人家一样。 郁郁桑柘村:茂密的桑树、柘树环绕,像村庄一样。 蹊路(xīlù)曲:小路曲曲折折。 如在故林园: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树林和园林中。 白烟横远屿:白色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小岛。 红花粲晴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吊古心何壮,凭高气更雄。 - 注释:凭吊古人,心怀壮志,站在高处,心情更为豪迈。 - 赏析:诗人通过“吊古”和“凭高”两个动作,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慨。站在高处,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人的壮志豪情。 2. 大风秋野阔,明月故乡同。 - 注释:秋风扫过,大地空旷辽阔;月光下,故乡的景象与眼前相似。 - 赏析
偶书二首·其二 闻鸡何用舞,对酒且高歌。 湖海情如故,风霜老奈何。 相交知己少,入梦好山多。 玩世能成癖,纷纷事已讹。 注释: - 闻鸡何用舞:听到鸡啼声却无需跳舞。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即使听到鸡鸣,也无需为之动容,而是选择饮酒高歌。 - 湖海情如故:湖海之间的情感依然如旧。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那种纯真友情的怀念。 - 风霜老奈何:岁月无情
偶书二首 · 其一 浮云生远树,落日动江波。 坐对青山好,其如白发何? 寄诗凭问讯,沽酒借颜酡。 忽忆平时节,吴淞听棹歌。 注释: 【浮云生远树】:浮云在远方的树木上空飘荡。 【落日动江波】:夕阳映照在江面上,使波光粼粼,宛如跳动的水花。 【青山好】:形容眼前的青山景色美好。 【其如白发何】:但是自己已经满头白发,这又该怎么办呢? 【寄诗凭问讯】:通过诗歌来传递问候。 【沽酒借颜酡】:买些酒来
石湖寺二首 第一首 石湖寺里清梦断, 相别时我们笑白头。 不是因为我佛道高, 哪能留下此佳地? 翠竹丛中听江雨, 黄菊院里闻秋声。 明年春水涨满塘, 我自泛舟游碧波。 译文: 在石湖寺里,我们共赏清梦,但醒来后,我们已经各自离去,彼此的思念像白头发一样渐长。不是因为我佛道高,哪能留下如此美好的地方?在翠竹丛中,我聆听着江边的雨声;在黄菊院里,我听着秋天的声音。明年春天,当河水涨满了池塘
【注释】南阳闸:即南阳水闸,位于黄河中下游的黄河南岸;十月:指秋季;黄河道:黄河的航道;舟行浊水泥:形容河水浑浊。清浅:清澈见底。凄迷:形容秋日景色凄凉、迷茫。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意思是说,云朵在山腰间断开,天空与原野相接处显得低垂。茅屋:简陋而用草覆盖的房屋;近:接近。 【赏析】 此诗是诗人经过南阳水闸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联写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关键字词的赏析。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把握其大意,然后结合注释及题目的要求分析作答。“客思无人会”,意思是我漂泊在外,思乡之情只有自己最清楚;“乡情有雁知”意思是我的故乡之情只有鸿雁能明白。 【答案】 晚泊瓜州渡,秋风九月时。 野烟晴漠漠,江树绿离离。 客思无人会,乡情有雁知。 斐才惭李杜,对景亦题诗。 译文:我在瓜州渡过晚秋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