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听雨化,三辅受风清。
但得公行道,何劳苦用兵?
关山无阻碍,淮甸渐清平。
闻说招民义,衔哀事远征。

注释:

四川听雨化,三辅受风清。

但得公行道,何劳苦用兵?

关山无阻碍,淮甸渐清平。

闻说招民义,衔哀事远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在四川听雨声,感受到自然的宁静;而在三辅地区,他感受到了风的清新。这里的“听雨”和“受风”都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受,而“化”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和感慨。

诗人并不满足于这种平静的生活,他想要为国家服务,为民请命。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他认为,只要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何必要亲自上阵打仗呢?这里的“但得公行道”就是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只要有一个有才能的人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就可以避免战争的苦难。

诗人也明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他看到了关山阻隔,淮甸清平的景象,这些都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里的“关山无阻碍,淮甸渐清平”,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恐惧,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必然性。

诗人听到了招募民众、安抚边疆的消息,这让他感到有些悲哀。这里的“闻说招民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果的担忧和忧虑,而“衔哀事远征”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不满。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战争厌恶和对和平向往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他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