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布河流复,其功说贾生。
岂因疏凿费?
恰重战争名。
军士虽然散,农人尚未耕。
九州多禹迹,何日与君评?
《漫兴十九首》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通过对比山林与城郭、侠客与溪翁、诸生与诗书的状态,展现了人们在动荡时局中的不同选择和心境。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解析:
- 诗句:诏布河流复,其功说贾生。
- 译文:皇帝下令恢复黄河的治理工作,他的功劳可以媲美汉代的贾谊。
- 注释:黄河治理工程,简称“河复”,是古代对黄河流域水患进行大规模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贾谊是西汉文帝时期的重要官员,曾参与制定和执行多项重要政策和计划,如推行郡县制等,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句:岂因疏凿费?
- 译文:难道因为疏通河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吗?
- 注释:疏凿是指疏浚河流,清除水道中的淤泥和障碍物,以改善水流速度和水质。疏凿工程往往是一项耗时耗资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 诗句:恰重战争名。
- 译文:恰好因为战争而名声大噪。
- 注释:战争是国家之间或国内冲突的一种形式,通常涉及到武装力量的对抗,目的是保护领土、主权或实现其他目标。战争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动荡,因此战争常常被视为负面的现象,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带来积极的变化或成就。
- 诗句:军士虽然散,农人尚未耕。
- 译文:尽管士兵们已经离散,农民们还没有开始耕作。
- 注释:离散通常指失去联系或被分散到不同的地点,这里可能指的是军队在战争中被击败后,士兵被迫离开原来的阵地或地区。而“农人尚未耕”则描述了农民们由于战争的影响,暂时还未开始耕作。
- 诗句:九州多禹迹,何日与君评?
- 译文:九州大地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何时与你一起评论呢?
- 注释: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家,他通过疏导江河、建造水利工程等方式,成功治理了洪水灾害,使得农业生产得以发展,人口得以增长。禹迹即大禹留下的功绩和遗迹,包括他修建的水利工程和治理的河道等,这些遗迹至今仍然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
王冕的《漫兴十九首》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王冕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