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树连云湿,荒村入径斜。
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
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
予生为计拙,见景重咨嗟。

【注释】

密树:浓密的树木。连云:直通天际。湿:湿润之意,这里指树叶茂盛。荒:荒凉。

山童:山中的童子。紫笋:嫩芽紫色的竹笋。野老:乡下的老年人。黄瓜:夏天成熟的蔬菜,这里指黄瓜菜。

忽:忽然。千钧弩:大弓。

予:我们。为计拙:我计谋拙劣。

见景:看到景物。重(chóng)咨嗟:再三叹息。

【译文】

浓密的树林遮天蔽日,一片湿润;荒芜的村落小路斜向入村。

山上的童子分给行人嫩绿的竹笋,乡间的老人把黄瓜卖给路过的人。

忽然他想要张满千钧弓,去百姓家寻求猎物。

我的生财之道拙劣不堪,看到眼前景物不禁再三叹息。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次行旅途中所见到的山村田园风光以及与农民交往的情形。诗中写景有层次、有深度,从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层层深入,步步扩展,最后达到高潮,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首联“密树连云湿,荒村入径斜”,描写的是远望的山村景色。诗人用“连云”来形容茂密的树林,以突出树木之多;而“入径斜”则描绘出村庄小路曲折蜿蜒的情态。这样的景色,给人以苍莽浑厚之感。

颔联“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写山童和老农的劳动情景。诗人通过他们的动作写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诗人在这里没有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而是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颈联“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则表现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亲近关系。诗人被农民的热情所打动,于是决定暂时放下自己的计划,去寻找百姓家的猎物。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农民的热情好客,也表现了诗人与农民之间深厚的感情。

尾联“予生为计拙,见景重咨嗟”,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诗人认为自己的生财之道并不高明,但看到眼前的景色却不禁一再叹息。这一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不满,也表现出他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与农民的交往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既生动又富有感染力,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