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塍通谢墅,禹穴近龙宫。
两水沿平地,诸山在下风。
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
闲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
【注释】
沟塍:田间的沟渠和田埂。
谢墅:别墅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禹穴:指大禹治水开凿的水井,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
两水:指汝河和洛河。
平地:平坦的地方。
诸山:众山。
下风:背风之处。
烟霞:烟云霞光。
日月互西东:日落而月升,太阳与月亮轮流出现在东方或西方。
桃源记: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个理想世界。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于洛阳龙门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图画,表现了他闲适自得、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句写诗人隐居在洛阳龙门山一带。“沟塍”即田间的沟渠和田埂,泛指田野,“谢墅”是别墅名,“禹穴”为大禹治水所开凿的水井,均位于当时洛阳附近。这四句诗勾勒出隐居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次句点题,写出了隐居之地的幽深僻静,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意境。三四两句写周围景色:“两水绕平畴”,指汝水与洛水绕着平原流过;“诸峰攒夕照”,指群山重叠于晚霞之中。这两句以动衬静,以景衬情,更显出隐居者的清静与悠闲。五六两句写诗人观察自然景物时的心境。“烟霞出没”“日月交辉”,诗人陶醉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忘却了人世烦扰。七八两句由眼前美景生发想象:“闲看桃源记”,诗人想起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里是人间理想的境界,令人心向往之。“同此意”,表明他欲摆脱尘世的羁绊,去追求那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全诗从“隐居处”落墨,先从地理位置写起,然后写四周的景色,再写自己的心情,最后归结到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全诗结构严密,情景交融,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