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岩壑今犹古,王谢经行何所之?
感慨传人有馀思,风流异代不同时。
春来野水生蒲柳,雨过空山长蒺藜。
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
诗句释义:
- “会稽岩壑今犹古” —— 会稽是古代中国的地名,这里用来指代会稽的山水。岩石和峡谷至今依然如旧,保持了古老的风貌。
- “王谢经行何所之” —— 王导和谢安都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们曾经游览过会稽的山水。这里的“经行”指的是他们行走游览的行为。而“何所之”则表示他们去过的地方或做过的事情。
- “感慨传人有馀思” —— 通过历史的回顾,诗人感叹古人的情感深远而悠长。这里的“感慨”指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思考。
- “风流异代不同时” —— 这里的“风流”是指文人雅士的风采和气质。而“异代”指的是不同的时代,“不同时”则表示这些文人的气质与当下的时代并不相符。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度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现代文化的失望。
- “春来野水生蒲柳” —— 春天到来时,会稽地区的野水里长出了蒲柳。这里的“野水”指的是自然流淌的河流,而“蒲柳”则是生长在水中的一种植物,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景象。
- “雨过空山长蒺藜” —— 雨后的天空中,空荡的山间布满了蒺藜。这里的“空山”指的是山间的空旷之地,“蒺藜”是一种带刺的植物,常在山地丛生。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的感慨。
- “异代无人知禹穴” —— 在古代,人们并不知道会稽地区有禹穴这个地方。这里的“禹穴”指的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遗址,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现代人缺乏了解的遗憾。
- “游人来往到今疑” —— 尽管会有游客来访这个景点,但至今人们仍然对此感到疑惑。这里的“游人”指的是前来参观的游客,而“到今疑”则表示人们对这个景点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
译文:
会稽的岩石和峡谷今天依然保持着古老的风貌,王导和谢安等历史人物曾经在这里走过。他们的足迹虽已消逝,但他们的影响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如今,我们只能通过诗文来怀念他们的风雅。
会稽的山水依旧美丽,春天到来时,野外的水面上生长着蒲柳。然而,随着雨季的过去,山间长满了蒺藜。虽然历史上的人们可能从未听说过这个被称为“禹穴”的地方,但现在,即使是那些经常来这里的游客也对它的真实性感到怀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会稽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人情怀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珍视。诗中的“王谢经行何所之”、“感慨传人有馀思”、“风流异代不同时”等句子,都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古人风雅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会稽山水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变迁的感慨。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景物,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会稽山水之间,感受那一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